如今企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很多企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历经元气恢复期,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但在坚持高质量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方针没有变,创新和改革依旧大步伐的前进。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
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单一维度的盈利模式,转变为多维度、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伴随业务的发展,企业的财务部门单纯依靠核算职能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也无法适应多变的商业环境。姬燕燕女士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财务中台理论”,我们慕名而来,专程采访,以飨读者,并希望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启示。
记者问:姬燕燕女士,您好。上次通过一次专业的财务管理沙龙,有幸聆听到您对“财务中台理论”的介绍。今天您可否详细介绍一下?
姬燕燕:好的,没问题。如果有表述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记者同志给与指正。我们一起来探讨。
财务的理论,不是孤立于任何理论存在的,是结合原有知识体系、实践、基于财务的中台职能得出的。财务部门作为中台部门,既链接前台业务部门,又推动后台职能部门协同业务发展;所谓牵引,就是以动态性、组织目标的相关性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介入业务活动,以业务语言表达企业资源,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作为财务三大手段,通过数、智、财一体化的表现形式,牵引业务发展,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理论:
1.战略的财务逻辑
大多数企业的战略规划,看起来“大而全”,面面俱到,但又难以落实到实处。企业想要战略能够落地,归于实处,就需要财务的各方面的参与,换言之战略的财务逻辑,能够保证战略平稳落地。
现代企业中,财务不再只是简单的财务统计与核算,它需要从深度上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与战略、研发、投资、技术、生产、人力资源等诸多环节相链接。梳理企业战略的财务逻辑:
战略需要有高度但也需要有温度。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往往从自身出发,为实现目标而规划发展路径。实际上忽视了宏观市场走势分析、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国家对整体经济的推动方向。在分析过程中,也受制于各行业数据壁垒,投融资并购交易的规模、板块整体运营数据不全的情况,形式大于实质。战略的制定,最终与业务发展方向脱节。
真正的战略,是站在“食物链”顶端,俯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历程与前景,通过业务数据传递业务发展,让业务能够在战略中平稳落地;通过财务语言阐述发展的结果,利用中台自身优势,推动各板块活动,实现战略价值。
2.财务之“预言家”
财务部门的职责,在中台牵引理论下发挥“预言家”角色。战略的实施,依靠各个部门的有机结合,其中财务逻辑贯穿始终。
所谓预言家,是在业务初期,财务介入业务活动,获取第一手业务未加工数据,用财务语言编辑数据,形成数字资产;用业务语言编制预算,表达业务需求;财务用数字表达对业务预测的结果,形成事前控制的闭环管理。
预算编制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有目标,再去规划路径、配置资源。
3.财务之“大管家”
大管家,是过往已经发生的业务的核算、预算调整以及预算偏差分析。通过财务的核算工作、分析工作来阐述企业的经营情况;业务过程中预算动态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仅针对数字的调整,更是对行为的一种调整,需要以变动的市场和业务来调整预算。
业财融合不是形式上的融合,而是真正要将财务下沉到业务中去,充分了解业务实质,找出业务关键性指标,分析预算制定的合理性;在过程中了解业务进程,出现对预算执行有效性、预算偏差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不是指标的简单描述,而是从业务发展、外部因素变化、内部因素变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无论过程中预算如何调整,调整和预算的约束也是源于企业的目标。
4.财务之“造血”、“输血”
现代企业发展中,谁能彻底解决资金问题,谁就能够率先赢得市场先机。资金获取来源分为外部获取及内部获取。包括传统的金融业等,也包括内部资金池。
获取“新鲜血液”的同时,也需要将这些“血液”输送给各类业务。对不同类别的业务,给与不同程度的倾斜,不同的资源配置与规划路径,以满足业务不同时期的要求。
5.财务之“回血”
在业务完整度过一个周期后,对当时的业务预测的“回头看”,也是对业务经营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直接应用在资源配置上,也反哺战略发展。
记者问:我很好奇,您这个理论,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姬燕燕:会计这个词,最初是来自于《周礼》中的记载: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这个“计”其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会计。所谓“会计”,其实是会+计。会,就是聚集。从四面八方将信息、生产要素聚集起来;计,顾名思义就是计量、计数,能够把汇集而来的资料可靠的计量。
但现代企业中,会计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而我的这个理论体系的本源,就缘起自最初的工作经历。在某次的审计过程中,我发现总是会有很多人对同一反复的提问,往往只针对点去提问,并不能将其他科目或者内容联系在一起,做一体系的提问,忽视了“面”的重要性。这也让回答者很难从整体角度回答。
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和阅历的增长,伴随现在会计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多,我开始观察那些优秀管理者的思维逻辑和处事方式,结合先前的工作经历,通过查阅古籍,我逐渐意识到,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成体系化的理论,即使涉猎过很多企业和行业,也很难指导实践,并能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养分。
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就开始有意识的对同类问题做总结,提炼其本质;跳出流程,以第三方的视角对流程中各环节的工作、涉及到的风险、制度做归纳,提升观察事物的角度;跳回流程,以参与者、管理者的角度整合流程。通过三部曲,提出现在的理论体系。
记者问:姬燕燕女士,您可以讲一讲您这个理论,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吗?
姬燕燕:好的。有很多好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条。
1.强化战略的指导意义
战略是个顶层设计。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公司往往是以长期战略来驱动企业发展,而战略的落地需要高水平的顶层设计作保障。当今市场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机会和机遇转瞬即逝,许多企业对环境不敏感,内部又缺乏主动变化的元素,导致顶层设计跟不上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只能被动应对。
任何企业的发展史,都是不断修正、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是修正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可是不变革必然不能长久。企业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科学分析和合理优化,切不可冒着失败的风险去摸索。没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即使变革成功了,也会耗用企业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企业变革中的顶层设计要学会借力。顶层设计非常重要,但也不是高不可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正所谓引领行业的公司一定是引领行业变化的公司,这些公司也是顶层设计的佼佼者,高水平的顶层设计能够让组织体系主动变化。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战略要落实到实处,要贯彻,就需要将业务落地、有效执行。业务的执行,需要依靠资金支持;抛开财务、资金流动谈战略,等于一切都是空想主义。资金来自于财务的“造血”功能。财务工作贯穿各环节,打通各环节壁垒,将财务逻辑嵌入战略中,能够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
2.重塑企业价值链
原有的价值链,受制于企业性质、外部宏观环境,行业周期不同,都会经历历暴利期、微利期和无利润期三个阶段。当企业处在暴利期阶段,竞争对手较少、消费者对产品还不太懂,这个阶段赚钱相对容易一些,高额的利润就是钱。当企业处于微利期阶段,竞争对手增多,消费者对产业越来越挑剔,企业需要在性价比和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这个期间也是行业整合和淘汰时期,赚钱已经是一门技术活。当企业进入无利润期,这就需要经营现金流,最后留下的往往是大公司、大品牌和大财团。
财务的牵引理论,打破了这种固有“僵局”,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调整其价值链。业务部门导入业务资源,财务通过推动前台业务,导入资本市场资源和金融体系资源;带动后台关联部门,重塑治理结构,并导入人力资源,使之可以更好的协同业务,快速实现业务发展,将战略目标落地。
3.强调生态圈的重要性
固有的生态圈在业务快速迭代的现在企业里面,不断的被打破,不断突破旧有认知。新的生态圈带来了企业战略互补的局面,通过对股权的顶层设计实现对人才资源、市场资源、资金资源、人脉资源的快速整合。通过顶层设计,大型集团公司可以整合小型集团形成新的更大的平台,小型集团公司可以加入大型集团作为大型集团的产业链补充。资源的整合利用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管”,造血功能进一步强大;随着造血功能的强大、业务种类的多样性,盈利渠道变得多样化,收入增长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由原有的“刷”增长,注重“壳”漂亮,转变为业务多元化,注重业务内涵增长和业务未来价值。
4.让企业进一步重视数智化,进而推动企业战略落地
财务通过数智化,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规模化增长、盈利稳定性增长和未来市场价值几何级增长,进而推动战略落地。企业的终极目标一定是未来市场价值的体现。
其实归根到底,财务的牵引作用,一定是助推企业的发展,而绝非是压制企业的运行发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了解对标企业发展路径,了解行业规律,来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记者:好的,感谢姬燕燕女士今天接受的我们的采访。我们下次再见。
姬燕燕:下次再见!也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后记: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财务高管发现,仅仅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已经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不但不能完美的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不能有效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势。
所以,姬燕燕女士的“财务中台管理”理论,尤其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不仅仅是一个做为个人的职业经理人的蜕变,更意味着做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群体的蜕变。而这个蜕变,正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和企业的进步、阵痛而完成的。
有的职业经理人在这个阵痛中还在犹豫、彷徨和苦闷,但以姬燕燕为代表的一群新型的职业经理人,已经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这一步虽然看起来还很不大,但是已经意味着新的趋势的到来。
让我们期待下一集的系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