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锐意进取、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任务。
全市财政收入1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完成预算103.1%。扣除上划中央收入588.1亿元,地方留用收入901.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5.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26.3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182.7亿元,当年全市财政可支配收入1084.6亿元。加上上年结余124.7亿元,全市财政总财力1209.3亿元。
全市财政支出10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完成预算98.4%。其中一般支出867.8亿元,增长25.4%;政府性基金支出195.6亿元,增长18.5%。收支相抵后,预算结余145.9亿元,其中结转项目资金137.2亿元,主要是地方建设类项目资金和中央专项补助资金;预算纯结余8.7亿元,待市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决算后,结转到今年使用。
市级财政收入6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完成预算101.9%。扣除上划中央收入253.1亿元,地方留用收入433.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0.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43.4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161.7亿元,减除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46.6亿元,当年市级财政可支配收入548.8亿元。加上上年结余78.9亿元,市级财政总财力627.7亿元。
市级财政支出5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完成预算104.2%。其中一般支出419.8亿元,增长26.1%;政府性基金支出128.6亿元,增长15.4%。收支相抵后,预算结余79.3亿元,其中结转项目资金78.7亿元,主要是地方建设类项目资金和中央专项补助资金;预算纯结余0.6亿元,待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决算后,结转到今年使用。
市级地方留用收入比年初预算超收20.2亿元,包括养路费、海域使用金、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等专项资金超收18.4亿元,按照有关规定安排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迎奥运和达沃斯论坛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一般性财力超收1.8亿元,主要安排用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支援抗震救灾等。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三区)财政收入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支出119亿元,比上年增长0.8%。三区财政预算结余9.1亿元,其中结转项目资金8.5亿元,预算纯结余0.6亿元。
过去的一年,我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积极健全财政增收节支机制,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力带动下,全市呈现出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大规模组织实施的重点产业化项目所积聚的能量逐步释放,对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的作用不断显现,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明显增多,对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形势发展变化,认真研究制定切实有效措施,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依法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努力确保应收尽收。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市级、十八个区县和三区分别增长24%、24.2%和30.4%。滨海新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0.2亿元,增长31%。
(二)财政促进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职能有效发挥
以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促进新区在金融、土地等领域加大改革创新。研究制定支持新区加快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方式,扩大投融资规模,加快推进“两港两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疆保税港、中新生态城、滨海高新区等新建功能区开发建设,努力提升新区服务辐射功能。
综合运用政府投资、预算补助、贷款贴息等财政政策,加快推进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吸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转化中心、集团总部等机构落户新区,支持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天碱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适时调整完善财政体制,健全增收激励机制,将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由市级固定收入调整为市与区县分享收入,将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全部作为区县固定收入,支持中心城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支持各区县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努力促进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
(三)财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支出394.8亿元,增长23.3%。以协办奥运会、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契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盘活土地资源,整合各类建设性资金,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海河上游综合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天津站改扩建工程如期完工,地铁2、3、9号线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工程正式启动。高标准完成重点地区、重点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整修旧楼区500万平方米,新增改造绿地7500万平方米,累计更新改造公交车3500辆、出租车2.8万辆,建成17座污水处理厂和3座再生水厂,新建改造市政地下管网1300公里,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科技支出28.7亿元,增长29.2%。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实施35个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国内首台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交付使用。制定实施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开发干细胞注射液等81项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26件。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设立领军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
支持企业发展支出78亿元,增长31.5%。以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重点,积极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改革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大沽化工余热回收改造等51个节能项目建设,支持设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获准开展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落实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大力推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实施促进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服务,吸引民生租赁公司、韩国企业银行等一批金融法人机构落户,支持设立泰达国际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和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和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获准筹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达到218家,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四)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7亿元,增长32.7%。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加大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和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全年新增就业38万人。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继续做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办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贴标准,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7.6%。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济补助标准,扩大特困救助范围,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时出台鼓励居民购房的税收优惠政策,为13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制定实施增加群众收入的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建立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及时拨付公交客运、出租车和供热企业等燃油燃料补贴,减轻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教育支出141亿元,增长29.2%。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率先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提供教科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支持职业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投资“十一五”规划,加快58个重点学科建设,完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文体传媒支出18亿元,增长21.2%。加大文体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天津图书馆、文庙、小白楼音乐厅等大型文化设施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规划展览馆布展项目,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展顺利,奥体中心体育场交付使用,全面保障奥运赛事组织、火炬传递等经费需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实施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服务工程,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和专业艺术院团到基层演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支出41.9亿元,增长27%。加大卫生事业投入,积极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推进安定医院、中心妇产科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8项公共卫生服务,支持11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食用问题奶粉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检查治疗,健全城乡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范围。
公共安全支出65.8亿元,增长22.4%。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公安交管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部门经费需要,加大防火、防灾、防暴和安全检测等专项设备投入,提高公共应急处置和减灾抗灾能力。
(五)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支农支出38.5亿元,增长43.9%。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改建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大力组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启动滨海农业科技园和十大种业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深加工等8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积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推进农民房屋、家庭财产和人身意外伤害“三险”试点,全面落实扶持奶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抵御灾害能力。建立政府支持的银企合作、贷款担保、保险保障的融资平台,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办法,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支持以宅基地换房为重点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管网入户工程,建设一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植树造林22.7万亩,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决策部署,我市要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按照上年地方财政收入1%的规模筹措资金,专项用于对口支援陕西省宁强县和略阳县,预计共需20亿元,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三年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压缩部门预算、调整专项支出、动用社会捐款等办法,累计拨付资金9亿元,主要用于灾民住房、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建设等补助项目。目前,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
总的来看,2008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增收机制还不够健全,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收入规模不大,地方财力较少,对少数行业依赖度较强,需要下大力量加强财源税源建设,培养更多的收入增长点;预算执行中新增支出项目多、数额大,而且铺张浪费现象仍然存在,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财政资金使用分散,市场化筹资能力不足,收支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区县财政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可支配财力规模较小,财政运行比较困难;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税收征管存在薄弱环节,纳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预算草案
2009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实现市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全面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面把握财政经济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结构性减税的宏观调控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我市落实财政政策看,一是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将企业购置设备的进项税额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预计给企业减税45亿元。二是内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率由33%降为25%,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预计给企业减税33亿元。三是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普通住房交易营业税、契税,减免居民住房交易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等,预计给居民和单位减税20亿元。四是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取消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等六项收费,替代征收的燃油消费税在成品油价内征收,预计给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减费22亿元。上述财税政策措施,共计给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减税减费120亿元,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特别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新的增长极,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已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在一大批高水平项目基础上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必将有力地拉动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大力支持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的方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领域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积极创新理财模式,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努力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三)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在预算执行中力争超收。全市财政收入扣除上划中央收入673.2亿元,地方留用收入995.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56.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39亿元。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165.6亿元,上年结余145.9亿元,财政支出总预算1307.1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2.9%,其中一般支出预算1024.9亿元,增长18.1%;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82.2亿元,增长44.3%。
全市支出预算按照政府收支分类划分:教育164.9亿元,增长17%;科学技术33.2亿元,增长16%;文化体育与传媒20.2亿元,增长12%;医疗卫生50.3亿元,增长20%;农林水利45.7亿元,增长18.5%;社会保障和就业117.3亿元,增长15%;环境保护11.2亿元,增长20%;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498.1亿元,增长30.8%;交通运输29.2亿元,增长21.2%;工商金融事务97亿元,增长24.4%;行政事业单位经费178.1亿元,增长9.8%;地震灾后恢复重建6.8亿元。
市级财政收入预算7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扣除上划中央收入289.2亿元,地方留用收入466.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5.2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41.1亿元。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146.8亿元,上年结余79.3亿元,减除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52.4亿元,市级财政支出预算640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16.7%,其中一般支出预算480.6亿元,增长14.5%;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59.4亿元,增长23.9%。
市级支出预算按照政府收支分类划分:教育54.6亿元,增长15%;科学技术23.5亿元,增长15%;文化体育与传媒13.9亿元,增长14%;医疗卫生19.8亿元,增长23.5%;农林水利28.7亿元,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85.8亿元,增长15%;环境保护7.1亿元,增长15.2%;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253.4亿元,增长22.6%;交通运输27.1亿元,增长11.7%;工商金融事务19.9亿元,下降11.9%;行政事业单位经费88亿元,增长11.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6.8亿元。
三区财政收入预算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支出预算146.7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3%。
总的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预算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加强税收征管等增收因素,以及国家实施鼓励投资、刺激消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和经济增长放缓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财政支出预算综合考虑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计民生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支出需要,体现了积极稳妥的原则。在预算执行中,我们要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保证重点支出,确保实现全年预算平衡。
三、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
收支预算任务
各级财税部门要按照市委九届五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切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全面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国家调控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增收措施,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面掌握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和工程进展情况,加强对项目的全程服务和跟踪分析,及时协调解决有关财税问题,大力培养财源税源,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财政增收格局。
加快完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重点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税收管理员平台建设,逐步推广应用税控收款装置,强化以票管税,深入挖掘税收征管潜力,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切实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健全税收源泉控管机制,加强财税与工商、房管、交通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信息联网和数据交换制度,不断提高收入控管水平,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财税部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细化收入目标责任,切实做到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按照行政区划和企业主管部门职责分工,确定地区和部门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并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按期公布执行情况,努力形成各区县、各部门共同促进财政增收的局面。
(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各类建设性资金,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重点支持中新生态城、东疆保税港、于家堡金融商务中心区等主体功能区建设,支持天津港主航道拓宽、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新区服务辐射功能。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完善现代交通体系,重点支持京沪高铁、津秦和津保客运专线、地铁2、3、9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支持海滨大道、天津大道、团泊快速路等公路交通建设,支持天津站地下交通枢纽、天津西站改扩建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资金筹集办法,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推进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改造提升水上公园、南翠屏公园等6个公园,综合整治天塔、文庙等5个地区,改造完善卫津南路、长江道等14条市区道路,整修102片里巷道路,对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进行综合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新建改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支持燃煤锅炉改造、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实施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等10项造林工程建设,不断优化美化城乡环境。
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调整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资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积极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新一代运载火箭、300万吨造船、中兴通讯北方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全面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74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支持20个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扶持现代金融、国际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增加政府担保基金,不断改善企业融资条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进一步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搭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充分运用财政综合手段,加快推进研发转化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数字化装备、电动汽车等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推动药物研发制造等15个自主创新项目实现产业化。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引进领军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加节能资金投入,支持冶金、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加快推进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实施扩大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综合运用政府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和创业培训等政策手段,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激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面向城乡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全面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支持创立就业服务载体,扩大就业再就业人员规模。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社会统筹,提高事业单位补助标准,实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对接。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制度,继续提高低保人员、优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健全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调整完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支持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和现代化标准建设,继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加快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教院校集聚和教育资源共享,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积极支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人才建设,推进重点高校“211”工程,完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资助体系。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政府补偿机制,加强重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救治,提高城乡18项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免费为260万适龄妇女进行专科体检,加快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达标,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政策。大力推进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建成中心妇产科医院,积极支持天津医院、胸科医院、南开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完善市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全面推行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支持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价格,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用上放心药问题。
加大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杨柳青年画艺术中心、李叔同纪念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制定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推进文化产业改组改制,积极支持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加快改造完善重点体育场馆设施,积极做好第9届大运会和第6届东亚运动会筹办工作,支持备战第11届全运会。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全面推进平安天津建设。
(四)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继续支持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进一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和33个养殖示范园区,新建设施农业10万亩。实施科技惠农工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和研发水平。支持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工业专项扶持资金,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重点支持区县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银政合作,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范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性经费更多用于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和资金使用重点转向农村,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工程。积极支持重点防护林、灌区治理、饮水安全、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五)制定实施综合性财税政策,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加大财政对稳定经济运行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各区县普遍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规模,重点支持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投资见效快的项目,缓解部分企业暂时困难。调整财政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方向,当前主要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放大资金规模和使用效应。鼓励社会兴办贷款担保机构,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税收减免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2009年对困难企业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四项社会保险费率。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的困难企业,通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于企业开展在岗培训费用超出税前列支限额部分,用再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
贯彻落实国家新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我市再取消和停止征收土地登记费等9项收费,努力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支持我市企业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知识产权,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等方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和服务。积极组织实施家电下乡活动,对购买纳入推广范围家电产品的农户,按照销售价格13%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商品房销售,对个人购买普通商品房给予降低契税优惠,对个人转让一定期限内普通住房给予减免营业税政策。
(六)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运行机制
积极创新理财模式,大力推进政府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通过盘活城市资源,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扩大政府收益规模,努力实现建设项目总体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发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全面加强支出管理,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会议费、购车费、接待费和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消耗性支出,实行公用经费零增长政策,集中财力重点保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切实把钱花到点子上、用在刀刃上。加强支出预算过程控制,严格新增支出项目审批管理,各有关部门在预算之外新增支出项目原则上从部门切块资金中统筹解决,财政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相结合的互动机制,推行预算与绩效捆绑、履责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各位代表,2009年财政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增收节支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主动迎接挑战,扎实做好工作,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