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隆技术:合成树脂领域气力输送领先企业 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29 11:16

  合成树脂领域气力输送领先企业。公司是提供以气力输送为核心的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成套系统、单一功能系统、部件备件及服务等。其中成套系统产品营收占比稳超80%,单一功能系统产品营收增速较快。11月9日,证监会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气力输送进口替代。目前,国内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公司不断提升各项技术能力,打破国际知名企业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并成为国际市场上能够提供大型聚烯烃装置气力输送系统的少数公司之一。据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市场占有率证明》,2020—2022年公司在国内合成树脂领域合计市占率在30%以上,居行业首位。

  具备大型系统集成能力,大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优势显著。公司涵盖气力输送等系统领域完备的技术体系,并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和对关键设备和核心部件性能的深入理解,将原需多个厂商提供的几十台乃至几百台单机设备及单一功能系统有机集成为一个成套系统,满足客户的“一站式”对接需求,在大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优势显著。这也使得公司能成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神华、中煤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回款能力良好,偿债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现金流充裕,2020—2022年、2023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对稳定,2023年1—6月达到1.81亿元,持续超过可比公司均值。依靠内生发展,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公司预计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最高增速分别为34.49%、47.92%。

  积极承揽国外大型气力输送系统项目,加大新能源材料等行业的应用。随着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气力输送设备的应用领域将会持续扩张,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品以石化、化工行业的合成树脂为主要应用领域,未来将逐步进入新能源材料、现代集约化养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境治理和绿色生产等领域;对标全球知名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加强与海外项目总包商的业务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政策机遇,扩大整体生产能力,提高设备产能和智能制造水平,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发展作出贡献。

一、公司概况

  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隆技术”或“公司”,代码603325.SH)成立于2001年,是提供以气力输送为核心的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粉粒体气力输送技术为核心的成套系统,计量配料、功能料仓、过滤分离、净化除尘等单一功能系统,以及相关设备和部件

  公司目前已具备部分核心设备的自主生产能力和全系统产品线的进口替代,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连续荣获“青浦区百强优秀企业”、“青浦区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等称号。公司团队自主研发的“固体粉粒体气力输送及掺混装置”曾荣登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名单。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沿海城市以及西北、华北地区的煤化工、石油化工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神华、中国大唐、中煤集团、陕西煤业、中化集团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6.43%,主要由单一功能系统营收增近27%贡献。分产品来看,成套系统的营收占比持续超过80%;单一功能系统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8.72%升至2022年的14.8%;部分配件及服务营收占比呈下降趋势,2022年为2.98%,较2020年下降2.29个百分点。

1.jpg

2.jpg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情况:公司前身为上海博隆粉体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博隆有限”),成立于2001年11月期间经过四次股权转让、四次增资;2020年10月博隆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根据公司当前的股权结构,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上市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博实股份,代码002698.SZ)持股19.20%,历史期间博实股份持股比例始终低于30%;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张玲珑、彭云华、林凯、林慧、刘昶林、陈俊及梁庆7人,合计持股55.17%,董事长张玲珑持股13.92%。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有5家全资子公司,包括江苏博隆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意大利格瓦尼、格瓦尼粉体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等;不存在参股公司、分公司。

image.png

  拟登陆上交所主板:根据财务状况,公司选择沪市主板第(一)项上市标准;11月9日证监会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目前,国内气力输送行业呈现较为分散的格局,公司依托多年的经验积累,保持了国内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并成为国际市场上能够提供大型聚烯烃装置气力输送系统的少数公司之一。公司上市后有望成为沪市主板气力输送领域翘楚。

二、公司核心竞争力

  自设立以来,经过多年的产业实践和自主创新,公司不仅掌握了精准的专用系统算法,还具备大型系统集成能力和大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优势,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团队自主研发的“固体粉粒体气力输送及掺混装置”曾荣登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名单。

  涵盖气力输送等系统领域完备的技术体系,不断取得突破

  公司深耕气力输送,其核心技术是以化工工艺及化学工程为基础的管道内流体流动技术,属于化工生产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历史上核心产品具有首创性,通过多年研发和项目实践实现了国内大型气力输送系统从无到有的突破,并逐步实现了部分关键部件、设备的自主研发创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创新平台。

  招股书披露显示,公司主要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10年,高素质的技术研发队伍和人才资源奠定了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的基础。目前,公司拥有气力输送系统设计计算算法、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集成技术、颗粒料掺混技术、粉料气流均化技术、关键设备的设计生产技术、系统操作全自动控制程序等核心技术,既涵盖气力输送、掺混、均化、核心设备制造等粉粒体物料处理的核心技术,又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人机信息交互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属于成熟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司承接的项目之中。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7项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有“固体粉粒体气力输送及掺混装置”、“粉料均化器及粉体气流均化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有“自清洗式滑板阀”、“一种连续重力式除块设备”等。

4.jpg

  精准的专用系统算法和仿真模拟,可实现系统投资小、能耗低、效率高等目标

  系统算法是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在物料的物性数据基础上,根据项目的特征数值,通过恰当的设计公式计算,得出系统各种核心设计数值,进而确定系统设备选型的最重要依据。

  成立二十余年来,公司通过大量的物料特性测试、输送模拟实验和项目上千条气力输送线工程实践积累,建立了数百种物料在不同粒径分布和温度状态下的堆积密度、悬浮速度、流动性等参数的专有动态物性数据库。此外,公司自主开发了气力输送专用的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模型和输送系统计算算法,根据专有系统算法、项目环境特点和物料特性完成输送线的参数计算,使其安全稳定运行,还能够使输送系统的运行处于经济操作线附近,实现系统投资小、能耗低、效率高、经济环保的目标。

  具备大型系统集成能力,大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优势显著

  公司具备大型系统的集成能力。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装置,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测试,从而选择最优成套系统配置,并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和对关键设备和核心部件性能的深入理解,提出特质化的设备定制要求,将原需多个厂商提供的几十台乃至几百台单机设备及单一功能系统有机集成为一个成套系统,满足客户在技术水平、设计理念、 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一站式”对接的需求,减少客户交接界面,降低沟通协调和维护质保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从而使不同厂家提供的各类设备、元器件和信息数据等要素准确有序整合、有效匹配。

  公司以系统观念统筹项目管理,设立项目管理中心,对设计、采购、运输、质检、现场服务等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形成纵向+横向的高效协同的项目管理机制,按照公司项目全流程管理的相关制度,使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投入资源得以不断优化 。因此,公司既能实现系统与客户整体生产装置的有机结合,还能使系统在性能、能耗、成本等方面达到最优化且易于扩充和维护,在大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优势显著。

  技术壁垒高,大型石化、化工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关键变量(如气体速度、粉粒体颗粒特征、粉粒体携带量、管道尺寸和结构、粉粒体给料装置等)的确定融合了多门学科,技术综合性强。因此进入本行业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和积累,丰富的工程设计、研发能力,技术壁垒较高,在石化、化工行业中,生产装置的安全、可靠、稳定尤为重要。

  公司将客户满意作为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能够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通过高效沟通和严格执行及时地、动态地调整项目方案,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丰富的业绩经验、良好的行业内品牌口碑以及快速的响应机制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决定性因素。招股书披露,公司近十年来承接了国内接近一半的聚烯烃气力输送系统项目,累计完成的大型气力输送系统项目达上百个,覆盖多种产品种类、工艺路线。

  公司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神华、中煤集团等大型石化、化工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其设计生产的众多气力输送系统至今运行良好,各项指标稳定性、经济性均已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在气力输送系统装备领域“博隆”品牌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根据招股书披露数据,2022年公司单个项目规模增长及单个合同金额大幅增长,2021—2022年公司成套系统、单一功能产品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不过2022年成套系统产品的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以成套系统、单一功能产品的销售客户来看,2022年两大系列产品的第一大客户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合计2.14亿元,其中成套系统收入1.95亿元,单一功能系统收入0.2亿元;其次是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合计1.52亿元,其中成套系统收入1.13亿元,单一功能系统收入0.39亿元。

5.jpg

  打破垄断,实现进口替代,聚烯烃气力输送系统行业领先

  目前,国内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企业通常专注于某一两个领域,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从方案咨询、技术研发,到关键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再到指导安装调试、售后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行业市场份额不断向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集中。公司不断提升各项技术能力,打破国外知名公司在大型聚烯烃装置气力输送系统上的长期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在国内石化、化工行业的粉粒体物料处理领域已拥有优秀的业绩和较高的市场地位,并成为国际市场上能够提供大型聚烯烃装置气力输送系统的少数公司之一。

  据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市场占有率证明》,2020—2022年公司在国内合成树脂领域合计市占率在30%以上,居行业首位,行业内其他市占率较高的公司包括泽普林集团、金申德、科倍隆集团,除上述三家企业外,国内外也有少数公司从事合成树脂行业大型气力输送系统供货但相关业绩较少,其他大多数业内公司主要集中在合成树脂行业的中小型项目及其他行业领域。

  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公司承接聚烯烃项目数量逐年增长,其中签订总套数分别为11套、12套、14套,其中单线输送能力40万吨/年以上的签订套数分别为2套、3套及4套。此外,除石化、化工行业外,公司已布局并逐步扩大产品在有机硅、改性塑料、 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

6.jpg

三、募投项目介绍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1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公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

  据招股书,公司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0.06亿元,投建聚烯烃气力输送成套装备项目、智能化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扩能改造项目等。值得关注的是,按照目前行业30倍以上平均市盈率,以此测算,募资大概率高于该数额。具体如下:

  (一)聚烯烃气力输送成套装备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近4亿元,用于聚烯烃气力输送成套装备项目,可扩大公司生产能力,减少产能限制,提升公司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主要部件的自给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智能化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扩能改造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额1.20亿元,项目实施主体为母公司,用于拓展气力输送系统产品应用领域,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三)研发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额2.87亿元,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及运营效率。本项目建成后,将持续引进技术研发、管理等优秀人才,配备先进的研发设备、仪器和专业软件,实现公司技术研发能力、设计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四)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以行业特点、现有规模及成长性、资金周转速度等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结合战略规划与目标,拟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

7.jpg

  招股书披露,公司募集资金应存放于经董事会批准设立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募集资金专户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或用作其它用途。公司应当在募集资金到账后一个月内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

  公司表示,“聚烯烃气力输送成套装备项目”和“智能化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扩能改造项目”建成后,公司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增强公司行业综合竞争力,

  “研发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在提升公司系统设备测试、技术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工艺水平和技术实力,促进气力输送系统的国产化应用, 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产品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四、未来发展看点

  作为气力输送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表示以本次发行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生产能力、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秉承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巩固和提高公司在海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粉粒体物料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看点一:政策扶持叠加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气力输送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气力输送系统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粉粒体物料的成套装备,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系统布置灵活、操作方便,可进行水平、垂直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

  气力输送系统成套装备属于装备制造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逐渐开始国产化替代。近年来,工信部、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鼓励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炼化项目“减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供给能力;强调绿色生产,严格限制污染物排放,生产过程中粉尘、化学污染物较多的行业。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诸多行业普遍采用粉粒体输送设备或利用相关设备改造取代人工。气力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 精细化工、橡胶、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同时,在硅材料、 新能源新材料等国民经济新兴行业和领域逐步推广应用。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 2022年发布的《气力输送系统的全球市场:产业趋势,占有率,规模,成长率,机会,预测(2022年—2027年)》报告: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在2021年达到284亿美元,在2022—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80%,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气力输送系统规模将达到405亿美元。

8.jpg

  中国气力输送市场有望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据《2019—2025年中国气力输送设备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气力输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85.8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到2025年,气力输送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2%。

  公司表示,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契合国家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布局;消除产能瓶颈,丰富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粉粒体物料处理领域的重点行业做精做深,拓展下游客户行业领域,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看点二:合成树脂需求旺盛,国产替代空间大

  合成树脂是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量聚合物,是制造塑料、 合成纤维等材料的基础原料。合成树脂产业作为石化、化工产业的重要部分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提升及结构升级,合成树脂需求旺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合成树脂总体需求旺盛,产量整体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智研咨询、《中国塑料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生产端方面,我国合成树脂产量由0.78亿吨增长至1.08亿吨,年均复合增速为5.50%;消费端方面,我国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由1.04亿吨增长至1.31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3.88%;产销比由75.03%上升至82.31%。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进入合成树脂新的扩张周期。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预测,预计2023—2027年国内合成树脂合计新建产能将超过过去五年的2倍以上,据此测算合成树脂气力输送系统装备市场空间预计约200亿元。

9.jpg

  聚烯烃国产替代空间大。在各类合成树脂材料中,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其它高级烯烃的聚合物(聚烯烃)是应用最广泛的,聚烯烃总体需求缺口超1500万吨。受技术能力的影响,国内仍有部分品种的合成树脂需要大量进口。据《中国石化市场预警报告》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乙烯总需求量从1472.4万吨上升至3878.33万吨,进口依赖度(进口量/总需求量)虽然从46.73%下降至34.72%,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2017-2022年,国内聚丙烯的进口依赖度从22.14%下降至12.99%。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预计到2027年,我国聚乙烯产量将达到 3937.68万吨,聚丙烯产量将达到4664.40万吨,聚烯烃总需求缺口约1536.36万吨。

10.jpg

  公司产品以石化、化工行业的合成树脂为主要应用领域,由于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正处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 随着合成树脂应用需求的不断攀升,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差异化等方向发展,产业扩张和结构升级将为气力输送技术带来更多挑战与机会。

  看点三:拓展应用领域,加大新能源材料等行业的应用

  公司表示,将发挥自身综合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从粉粒体物料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技术的研发、核心设备的制造等方面入手,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公司将充分利用子公司意大利格瓦尼在改性树脂等领域的经验和业绩,布局和开展境内外改性树脂和计量配料业务,除加大在改性塑料、制药、食品、新材料等行业的应用外,公司将逐步进入新能源材料、现代集约化养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境治理和绿色生产等领域,培养、引进相关行业的技术、销售和管理人员,针对性地加强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扩大改性树脂领域的市场份额,并突破产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上述石化、化工行业外,公司已布局并逐步扩大产品在有机硅、 改性塑料、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

  以新能源材料行业来看,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中国正处于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型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发展,新材料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驱动着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万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6.41万亿元,期间复合增速超过20%。新能源轻量化是大势所趋,内饰重量的减轻可以通过多运用改性塑料来达到,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改性塑料需求增速最快的领域。在汽车轻量化、环保政策的驱动下,公司改性塑料业务市场规模可观。

11.jpg

  看点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虽然公司技术实力已进入国际一流行列,但在国际范围内“BLOOM”品牌影响力仍需提高。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分别为641.12万元、5189.69万元及3081.4万元,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1.36%、5.31%及2.96%,低于新元科技菲达环保等可比公司,但2021-2022年持续超过可比公司中位数。

  目前公司产品除在国内有大规模应用外,已拓展至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中东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未来3至5年,公司将在现有销售和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国内及国际的销售和服务分支机构,形成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营销网络,进一步加大海外项目参与力度,提高海外市场份额。

  公司表示将积极实施“BLOOM”和“GSBI”双品牌战略,加大海外项目参与力度,建立辐射海外的营销网络,强化品牌在市场拓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品牌建设融入到公司发展壮大的步伐中;加强与海外项目总包商的业务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政策机遇,积极承揽国外大型气力输送系统项目,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过硬的产品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的行业影响力。

image.png

  看点五:对标全球知名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设备产能和智能制造水平

  与全球知名企业相比,公司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生产能力、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消除产能瓶颈,丰富产品结构,在粉粒体物料处理领域的重点行业做精做深,拓展下游客户行业领域,加强产品核心设备、部件生产技术和能力。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在研项目显示,公司主要研发类型包括研发平台及共性先进技术、核心部件开发、先进设备及单一功能系统及面向新领域或采用新技术的成套系统,其中研发平台及共性先进技术中的“输送装置工业现场运行数据与设计数据比较、分析”、“粉粒料气流输送测试平台建设”等项目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这些项目在使物料的输送工艺计算更加精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和装置能耗。

image.png

  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装置,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测试,完善不同物料输送设计参数和装置配置体系,提高模块化设计能力。公司搭建了关键设备生产平台,增强了核心部件自给率,扩大整体生产能力,提高设备产能和智能制造水平。

  公司研发人数,薪酬总额和人均薪酬处于上升趋势。此外,公司通过委托研发和合作研发等形式加强与外部机构、高校的合作,作为加强技术实力的补充。与可比公司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还有待提升,但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0-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81.24万元、2625.43万元和3345.6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14%、2.68%和3.21%。

  公司表示将继续自主研发设备,充分发挥技术、业绩、人才、规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做强做大粉粒体物料处理装备制造主业,促进气力输送系统核心设备和部件的国产化应用,进一步实现气力输送行业的进口替代,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发展作出贡献。

  看点六: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公司表示,其首发募资将进一步加大研发设备投入,加强研发技术团队建设,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在现有产品技术升级下,拓展产品应用范围,提高研发成果的产业转化效率,加大前瞻性研发,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为公司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此外,公司拟建立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为公司未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适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五、主要财务指标与可比公司估值

  2020—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突出,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21年增速较高,营业收入达到9.78亿元,同比增长107.57%,同期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6.43%;同期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较上一年均小幅下降。

  2023年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经营业绩稳定。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47%。公司预计2023年1—9月营业收入7.3亿元—7.7亿元,同比增长19.13%—25.66%;归母净利润约1.7亿元—1.8亿元,同比增长16.53%—23.38%。

14.jpg

  回款能力良好,公司现金流充裕。2020—2022年、2023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对稳定,销售回款能力良好,2023年1—6月达到1.81亿元,与2022年接近。相比之下,可比公司的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平均值呈下滑趋势,2022年、2023年1—6月均值均为负数,主要因可比公司中国一重*ST天沃等公司拖累。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公司的流动资产,公司存货规模较大,2022年达到10.52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2021—2022年公司存货流动资产比例均超过50%,在可比公司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公司表示,大型装备制造行业普遍存在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价值较高的特点,进而导致存货余额较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存货的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需警惕流动性风险。

image.png

  偿债能力提高,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公司依靠内生发展,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长期偿债能力日益提高。相比之下,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呈上升趋势。受行业性质的影响,公司及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7.38%,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023年1—6月公司资产负债率66.7%,较可比公司均值低4.43个百分点。

16.jpg

  “三费”整体费率持续下降,并持续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整体来看,2020-2022年公司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率持续下降,2022年仅有0.92%,较上一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仅有1%,较上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可比公司平均2.07%,其中新元科技山东章鼓菲达环保等3家气力输送同期平均超过8.5%,另外4家化工装备公司平均3.68%;2022年公司管理费用率2.32%,较上一年下降0.48个百分点,可比公司平均5.85%;财务费用率-2.4%,较上一年也有下降,可比公司平均3.6%。

  公司2022年三费费率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2022年上海地区居家办公时间较长,公司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费用减少及售后服务费下降共同导致当年销售、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其二是公司核心生产环节以研发设计为主,管理机构较为精简,管理人员人数较少。

17.jpg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领先可比公司。2020—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摊薄)稳居25%以上,持续领先于可比公司,新元科技菲达环保等可比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低于10%,表明公司盈利能力领先。2023年1—6月,公司ROE为13.27%,在可比公司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将提高,短期内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资产周转速度首次超可比公司均值。与可比公司对比,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并不高,2021—2022年较2020年大幅提升,回款、资产运营效率提升,自2021年以来公司与可比公司的差距逐渐缩小,2022年达到0.42次,可比公司平均0.46次;2023年1—6月公司总资产周转率0.2次,可比公司平均只有0.18次,首次超过可比公司均值。

18.jpg

19.jpg

风险提示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投资者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按照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

  1. 收入集中于大型合成树脂建设项目风险。

  2. 主要原材料和部件价格波动风险。

  3. 长期合作的主要供应商集中风险。

  4. 部分设备或部件主要采购国外品牌的风险。

  5. 外协采购模式风险。

  6. 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7. 气力输送系统在新行业开拓风险。

  8. 共同控制风险。

  9. 部分募投项目用地尚未取得的风险。

  10. 公司后续股份登记无法及时办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