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年薪百万的90后注册会计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3:04

最近,大家都在朋友圈转发“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脱发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以及“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被00后气死了”等等之类的非常“丧文化”的文章。

然而,当大多数90后沉浸在丧文化中不遗余力的相互调侃的时候,有一批90后已经开始年薪百万了,他们虽然也脱发,也胃疼,但更多时候是在职场中不停奔波,为了一个项目通宵熬夜,也为了考一本证书曾经睡过图书馆,他们就是第一批年薪百万的90后注册会计师。

1、有目的的职业选择,更容易接近成功。

两年前,我有个大学同学跳进某知名投行的IBD工作,在我们班级留学生群里发红包,请我们吃的是五角场人均200的海鲜自助。两年后我们再没时间联系,但他已经变成了年薪百万的投行精英,请客户吃的是黄浦江边人均1000的概念餐厅。

到现在为止,他都是我们那一届留学生里薪水最高的90后注册会计师,一步一步敲开了自己梦想的职业大门。他比我们更接近成功,大概是因为他更清楚自己一直以来的职业选择。

国外求学漂泊期间,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都是边读书边游玩,也就是所谓的“游学”状态。为了提升GPA,每个人都在抢简单的辅修专业,时间轻松的实习项目,觉得这样似乎就是赚到了,却丝毫没考虑到将来就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我的这个大学同学就显得有些“笨”,选修了很多和专业没关的科目,天天泡在图书馆学中国CPA,宁愿不要报酬也想尽办法去四大做最苦的审计。

回国后,他顺利进了四大,负责很多IPO项目的审计工作。在最忙的时候,两年时间考出了CPA,还拿下了司考证书。

四大的第三年成功升manager,在别人的内推下得到了投行面试的机会,注册会计师加司考,三年的IPO审计经验,加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还有阳光正面的形象,面试结束后顺利进入IBD。

其实当年我们都是同样的起点,只不过五六年的光景,差距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作为第一批最早的90后,有的感叹自己用不起00后的护肤品,而有的已经过上了梦想中年薪百万的生活。

2、如果学习的时候将就,谈工资的时候也会被将就。

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懂人为什么要为了学习付出自己的全部力气的,明明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一张不错的证书,一份接近满分的绩点真的那么重要么?直到开始工作以后我才慢慢明白,如果学习的时候将就,将来和HR谈工资的时候也会被将就。

工作之后在一个私人轰趴上认识了一个女生,91年,五道口金融硕士毕业,某知名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年薪80万,CPA和CFA双证在手,小学跳过两级,初中跳过一级。看上去人畜无害,没有电视里职业女性的雷厉风行,但看人的眼神自信而坚定。

后来慢慢熟了之后,我才知道其实成功人士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尤其是被社会普遍质疑的90后这一代,你想做的好就必须拼尽全力,成绩优秀,才艺优秀,演讲优秀,就连证书都得比别人又大又多。

谈到她在大学的那段日子,她说几乎就是看书、考证、实习、跑宣讲会不停的进行。我看过她留在朋友圈的寻常一天的时间表,6点起床听两个小时英语,9点去上课,12点吃过饭去听宣讲会,下午3点继续上课,晚上7点进图书馆学CPA和CFA,11点半从图书馆往回走,12点多睡觉。

她的英语口语已经非常棒了,但还是雷打不动的每天花2个小时听最新的BBC、VOA、各种人物的演讲,学习他们面对客户的交流方式,以及他们在关注的东西和演讲时的思维方式。

CPA的复习是从大四开始准备的,同时期也在准备实习。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偶尔休息的时候就抓紧完整的时间做模拟题,挤在地铁上的时候也要拿着手机听课。更多时候,注会好像已经不是一本证书,而变成了她在这个行业拼搏的一份信念,一个短期内坚持下去的动力。

关于谈恋爱,她说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等事业稳定以后再说。年轻的时候谈恋爱是好事,但感情这东西不靠谱,还不如花时间来学习。阶层越高的人越要学习,因为当你的能力跟你的工作表现出一点点不相称的时候,在一群高智商人面前是很容易暴露的。

猎头有一次找过她,想推荐她到同行另一家公司工作,薪水可以自己提,但是她拒绝了。理由是现在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准备考CMA了,不想再重新折腾一次。以后如果想换成稍慢节奏的生活,CPA和CMA或许会帮助很大。

3、注册会计师只是一个开始,实现突破要靠持续的努力。

那些在金融行业混的年薪百万的90后们,几乎都被问过同样的问题,你考的证书值不值钱?CPA和AA哪个更好?的确,每一个想考CPA的人在考之前都会问,考出证书来就能年薪百万么?考出证书好不好找工作?考出证书能不能进投行?考出证书......

知乎上搜索考出注会四个字,能出现一长列此类相关的问题,回答自然是见仁见智。但考出注会就能年薪百万么?我相信谁这么想谁就是傻子。

用我大学同学的话说,当年在国外也要学CPA的原因是,清楚自己以后要回国发展,所以CPA必须要考,但这只是一个门槛和基础,工作经验也同样重要,而且从国外四大往国内发展,负责的工作难度肯定只会越高,这些都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去摸索的。

如果当你的职业生涯起点就很高的话,每一次的晋升都不可能是随随便便、一蹴而就。如何把CPA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极致,如何争取多做几个成功的上市公司IPO审计,如何了解投行的面试怎么能更大程度的成功,不是一句我考出了CPA,我是注册会计师就能解决的。

如果你的起点不够高呢,就更需要努力先和别人站到一个同等的起跑平台上,你才会有胜出的可能性。这个时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努力还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向老板开口要百万年薪。

我认识一个老家的朋友,家庭条件很好,但不喜欢吃苦,大学时跟他爸打赌说考出了CPA,让他爸奖励二十万,包找工作和租房。他爸觉得他肯定考不出来,又想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让他多学习东西,于是答应了。

结果吭哧吭哧五年时间考出了3科,问他爸要了十万块,暑假回来请我们吃饭,说他是注册会计师,马上要考出来了。朋友开玩笑说你这是哪门子的注册会计师,去事务所肯定没人要你。果然现在毕业好几年了,还在给他爸的工程算算账,已经脱离了他曾经大学的圈子。

4、年薪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你能力的一种证明。

我曾经跟轰趴上认识的那个朋友开玩笑说,你再努努力,每年多赚个20万,就晋升为第一批年薪百万的90后了。她哈哈大笑,然后说以我目前的能力赚80万就够了,我要把剩下的20万的时间留给我的兴趣爱好。

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觉悟,觉得以自己的能力赚多少就够了,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增加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多数人都是做着5千块的工作,觉得自己有月入百万的能力,然后骂老板不慧眼识珠,接着浑浑噩噩度过这一生。

那些年薪百万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轻轻松松考上了好学校,找到了好工作,娶到了白富美,成为了人生赢家。甚至他们能考出证书是因为运气好,能实现阶层跨越是因为口才高。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眼里的第一批年薪百万的90后注册会计师,其实就是别人在微博上忙着diss某某出轨的时候,他们在备考,别人在KTV组团开黑的时候,他们在熬夜修改报告。

不是所有的成功靠的都是运气,毕竟运气有时候也是自己争取来的。

每日音频重磅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