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汇川技术研究报告:工控自动化龙头,以点带面,平台化发展穿越周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6 11:45

1 汇川技术:立足工控核心技术,自研+并购实现多元化布局

汇川技术成立于 2003 年,经过 20 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工控自动化企业。公司 依托工业控制底层技术,从单一变频器供应商已逐步发展多层次、多产品、多领域的综合 解决方案供应商。

1.1 发展历程:聚焦自动化,逐渐叠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2003~2011 年:攻克工业自动化核心技术,搭乘地产东风站稳脚跟。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初期致力于矢量变频器的研究开发,在 2004 年至 2009 年间,研发团队由 20 余人扩张 至上百人,先后研制出变频器、PLC 和伺服驱动等产品,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电机驱动与 控制技术、工业控制与通信技术等底层核心技术,奠定了通用自动化业务的发展基石。 2005 年,公司突破电梯行业的驱动与控制相结合的一体化技术,创新性地推出 NICE 系列异步、同步电机电梯一体化控制器,覆盖客梯、扶梯等所有种类电梯。同期,我国房 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保持高速增长,电梯市场空间广阔。2008 年,公司在电梯行业市场份 额达 4.3%,为国产品牌第一,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2010 年,公司完成上市。

2012~2019 年:自研加并购延伸至新能源和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业务多元化布局。 2009 年,公司开始组建新能源技术团队,将驱动技术、电机技术向新能源行业渗透;2010年,公司启动机器人控制器调研工作,并在 2012 年成立南京汇川工业视觉;2015 年,公 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斯柯达电气牵引与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成功切入轨道交通业务。 2020 年至今:国产替代加速营收增长,布局数字化、能源管理和国际化业务。在工控 行业国产替代大潮下,公司充分受益于新能源和机器人两大产业链的高速发展,营收水平 大幅提升。 目前公司提出数字化、能源管理和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数字化方面,持续投入 InoCube 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各类工业场景的多层级数据模型构建,通过提供数字化与自动 化融合的集成解决方案扩大市场份额。

1.2 业务及产品:五大层次核心技术成就五大板块平台化发展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五大板块: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 和轨道交通。围绕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和传感层的核心技术,公司从单一变 频器供应商发展成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产品上来看,变频器类是营收第一支柱。2007~2009 年,变频器类产品贡献了公司 90%以上的营业收入,截至 2020 年仍是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产品品类。运动控制类产品和 新能源&轨交类产品分别从 2010 年、2013 年开始起量。

公司在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和小型 PLC 三大核心产品市场为内资第一名。2023 年 上半年,公司在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中国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市占率分别达到 24.3%、 17.5%,小型 PLC 位列整体第二,内资品牌第一,市占率达 15.4%。工业机器人份额为 7.02%,位列第 6,其中 SCARA 份额为 22%,整体排名第二,内资品牌第一。

2021 年,公司调整产品分类为五大板块:通用自动化、电梯电气大配套、新能源电驱 &电源系统、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和其他。其中,通用自动化占营业收入比约 为一半,电梯电气系统、电驱&电源系统和牵引系统合计占比在 2021 年、2022 年分别为 47.3%、46.6%。

1.3 股权架构稳定,常态化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员工

实际控制人为朱兴明,股权架构稳定。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深圳汇川投资有限公 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及刘国伟。公司现任董事长、总裁朱兴明拥有对公司的实际控 制权。 截至 2023 年 4 月,公司前 8 大个人股东中,有 6 位是创始人团队成员。

常态化股权激励,深度绑定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自 2012 年 11 月以来,公司已累计 推行了 6 期股权激励计划和 2 期长效激励持股计划,平均 2 年一期,激励对象和激励总量 不断提升,主要面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合资、并购、产业投资三板斧,稳步开展外延式业务拓展。 多次通过收并购在细分市场获得突破性发展机会,实现“1+1>2”效果。2011 年,收 购长春汇通,掌握光电编码器技术,攻克高位数编码器自主研发和生产,有效提升伺服系 统精度,实现对伺服上游零部件资源整合。2013 年,收购宁波伊士通,掌握注塑机控制技 术;2015 年,收购江苏经纬,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掌握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解决方案和准入资 质的公司,切入轨交行业;2019 年,并购电梯电气系统供应商贝思特,形成电梯大配套整 体解决方案能力,并进入中高端市场。 产业投资两家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2016 年 2 月,公司参与设立 深圳前海晶瑞中欧并购基金,主要专注于通过境外基金投资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化、精 密仪器及关键零部件等产业的欧洲中小型企业。截至 22 年底,前海晶瑞资产总计 17.6 亿 元,同比上升 46.6%,22 年净利润达 5.45 亿元。

74 家子公司紧密围绕主业,实现协同发展。截止 22 年 12 月,公司共有子公司 74 家,其中 36 家为间接全资子公司,23 家为全资子公司。从行业来看,前 3 大行业为电子 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软件行业,子公司数量分别为 20 家、17 家和 8 家。

苏州汇川控制、前海晶瑞、苏州汇川和上海贝思特对公司业绩具有重大影响。2022 年,苏州汇川控制经战略调整定位为苏州区域研发中心,原苏州汇川的软件业务转移至苏 州汇川控制。苏州汇川控制 22 年净利润达 21.55 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的 49.84%。

1.4 管理团队:华为-艾默生系出身,国际化管理经验+本土市场深刻理解优 势叠加

2001 年,华为将下属安圣电气全部股权共作价 7.5 亿美元转让给艾默生,其中包括变 频器、电源、监控设备、UPS 等业务。艾默生电气将安圣电气和自身旗下能源系统业务, 及另一子公司力博特的中国业务整合成艾默生网络能源,随之派生出一系列“华为-艾默 生”系企业。 管理团队稳定,从业经验丰富,合作经历超 20 年。2003 年,蒋顺才、熊礼文、李友 发三人出资创立汇川,后陆续引进朱兴明、刘国伟、张卫江、李俊田、杨春禄、李晓春、 唐柱学、姜勇、潘异、陆松泉、丁龙山、宋君恩、刘宇川、柏子平、陈本强和周斌共 16 人,这 19 人创始团队迄今大多仍为公司核心人员。 目前公司高管团队平均年龄 54 岁,多为国内顶尖院校毕业,从业经验丰富,技术底蕴 深厚。

1.5 业绩稳定增长,多元化战略优势凸显

营业收入保持高增速,归母净利润 19 年短暂承压。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0 亿元,归母净利润 4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8%和 21%,自 2007 年以来,CAGR 分别达 39.3%和 35%,整体增长稳健。

受新增业务与竞争压力影响,净利率、毛利率水平下滑。截至 2014 年,公司产品综合 毛利率连续 6 年稳定在 50%以上,2015 年左右,随着轨道交通牵引系统、高压变频器、伺 服电机等低毛利率产品销售增加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 2022 年,公司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35%、18.8%,同比分别下降 0.8pct、 1.1pct。

通用自动化类毛利率稳定,工业机器人或成下一利润增长点。从各产品线来看,变频 器、运动控制、控制技术、传感器类产品毛利率相对高且稳定,新能源&轨交和贝思特产 品近 5 年毛利率水平较低。2022 年,公司通用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5.6%和 49.2%,高于电梯电气系统等业务。

管理变革初见成效,近三年费用率有所下降明显。2019 年,公司推动新一轮管理变 革,整体费用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20 年下降 5.5 pct 至 21%。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 率为 20.5%,相比 2019 年下降 6.1 pct。

2 通用自动化:3000 亿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中国装备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发展,同时借鉴海外巨头经验,公司在 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方面有望稳健增长,主要增长逻辑为制造业周期复苏+技术和产品拓 展+国产替代。

2.1 概述:3000 亿市场,细分赛道及下游行业丰富

工业自动化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微电子、电 气、机械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在减少或消除人为干预的情况 下完成生产过程,进而实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过程。具有高效、高质量、高灵活性、 高安全性等优势。 工业自动化核心是各类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上游为原材料,下游应用广泛。 公司的通用自动化业务位于中游,主要包括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和 输出系统五大部分,其中,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规模较大。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PLC、DCS、运动控制器等。下游行业包括锂电、硅晶、3C 制造、起重、空压机、机床、 纺织化纤等。 工业自动化可分为过程自动化和工厂自动化两方面。过程自动化是指采用检测设备、 调节器、计算机等元件组成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石油化工、冶金、造纸等工业中的流体或 粉体处理自动化。而工厂自动化则是针对离散工件,自动完成产品制造的全部或部分加工 过程。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7 年达 1.51 万亿元。根据 PR Newswire 的测 算,2020 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 9312 亿元,预计 2020 年到 2027 年以 7.2%的年 复合增速增长,在 2027 年达到 1.51 万亿元。

国内工控 3000 亿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近三年 CAGR 达 14.5%。自 2012 年以来, 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呈现约三年一轮小周期,螺旋式发展的特征,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的 同时,增速不降反增。据中商情报网预测,2023 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 3115 亿 元,同比增长 11%。

工业自动化市场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 周期性:工业自动化下游为制造业企业,需求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调控影响较 大,由制造业资本开支驱动; 成长性:由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驱动,在自动化水平提升和生产工艺流程升级的需求 下,制造企业对于工控产品采购量增加,同时随着工控产品的技术升级、工控企业解决方 案提供和营销与服务加强,单机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工业软件市场空间最大,近五年运动控制增速最高。从市场分布来看,2022 年,工业 软件市场规模为 1061 亿元,占比 35.8%,运动控制、反馈原件及过程测量仪表、驱动产 品、控制及显示占比均在 10%以上。 2017~2022 年,运动控制市场规模 CAGR 达 10.1%,为增速最高细分市场,工业软件 最低,5 年 CAGR 为 2.1%。

整体增速放缓,交流伺服、低压变频器为驱动执行层核心产品。从驱动执行层来看, 2022 年,交流伺服、低压变频器、中高压变频器、继电器、直线电机市场规模分别为 223、316、59、14 和 39 亿元,同比增长-4.6%、2.2%、8.1%、4.8%和 5.9%。

DCS、PLC 为控制层核心产品。从控制层来看,2022 年,DCS、大中型 PLC、小型 PLC、PC-Based 控制器、编码器市场规模分别为 87、86、84、33 和 26 亿元,同比增长 6.3%、8.8%、5.6%、2.4%和 7.4%。

工业自动化市场头部玩家多为美日德巨头,国产品牌汇川技术崭露头角。结合近 3 年 Control Global 发布的自动化厂商榜单及国内厂商营收综合判断,目前工业自动化市场主要 玩家第一梯队为西门子、艾默生、ABB,第二梯队为福禄克、飞斯妥等,第三梯队为欧姆 龙、菲尼克斯等。

国产化率提升,2021 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达 43%。工业自动化属于高科技行业,我国 本土企业起步晚、技术积累少、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内工业自 动化市场中,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中,国际品牌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差距在逐步缩 小。

关键细分市场:小型 PLC 市场集中度最高,汇川技术均位列前三。从细分市场来 看,通用交流伺服、低压变频市场 CR3 分别为 40.7%、47.7%,小型 PLC 市场 CR3 为 58.1%,其中,西门子市场占有率达 41%。

2.2 长期:行业成长空间广阔,竞争格局优化

一、工业自动化是一个政策支持型产业,顺应产业升级大势。近年来。国家推出多项 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将其确定为七大战略新型产业,而工业自动化就是 其中的重要部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将促进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需求 的进一步扩大。 自 2015 年起,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 提出要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 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 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转型。 在政策扶持下,内资企业有望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突破高精尖技术,克服技术壁 垒,从而实现国产替代率的提升。

二、中国人口红利消退,人工替代需求加速行业发展。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工资水平的上升催生制造业从依赖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转型,自动化、智能 化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成本结构改善。 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业自动化市场持续回暖。传统工业方面,随着去产能、调 结构政策的逐步落实,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求稳步增长;新兴行业 方面,物流、生物制药、油气输送、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等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 级,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和定制化程度不断提升,制造业厂商对产品质量、效 率、精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自动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 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定制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 我国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人均工业增加值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自 1990 年以来,我国 工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分别于 1997/2002/2011 年超越德国/日本/美国。2022 年,我国 工业增加值为 6.5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3.76%。但人均工业增加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美日德 均大于 1 万美元/人,而我国仅为 4603 美元/人,不到一半。 人均工业增加值反映自动化水平和工业附加值水平,自动化产业仍具备重要战略价 值。一方面,自动化水平越高,生产效率越高;另一方面,核心技术与品牌力能增加附加 价值。目前人均工业增加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在 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需求,自动 化产业仍具备重要战略价值。

四、国产替代趋势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在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的当下,生产环 节“自主、安全、可控”需求重要性不断提升,提升国产化率成为以核心零部件为首的产 业链各环节共识。

五、从局部自动化向全面自动化发展,客户依赖程度提升,有利于竞争格局优化和利 润率提升。随着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自动化的程度和复杂度不断提升,下游用户通常 并没有能力全面细致地了解其原理和构成,而更为关注最终的效果,如生产线的效率、安 全、成本和产能、成品率等问题,而涉及、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全部交由工控 产品厂商负责,这也促进厂商由单一设备制造商转向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2.3 短期:制造业需求承压,增速筑底,预期迎来周期复苏

制造业需求整体偏弱,自动化市场短期承压。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2 年以来 制造业需求整体偏弱,工业自动化市场整体低迷。2023 年上半年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为 1518 亿元,同比下滑 2.47%。

制造业周期复苏,PMI 重回荣枯线以上。2023 年 9 月,我国 PMI 指数为 50.2,历经 5 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以上,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改善。回顾历史走势,公司股价与 PMI 指数呈 现一定相关关系,3 轮主要上涨均伴随 PMI 指数改善。

2023 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自动化行业发展。2 月 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 代和质量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要求; 6 月 2 日,工信部等 5 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为落实制造强国、质 量强国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出筑牢核 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 水平等任务。 7 月 19 日,工信部等 3 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年)》,提出推 动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开展强链稳链行动、数字化赋能转型行动、绿色安全发展行动 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 以点带面,多元化发展穿越周期

3.1 电梯:需求驱动力切换,行业增速放缓,稳定贡献业绩

中国为全球第一大电梯保有及新增市场,近三年 CAGR 超 10%。2022 年,中国电梯 保有量为 964.5 万台,占全球电梯保有量市场的 43%,近 5 年 CAGR 达 11.4%,虽然相比 2016 年以前大幅放缓,但增速绝对值仍然不低。2022 年,中国新装电梯占全球新装电梯市 场的 6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前三季度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累计产量 116.2 万 台,同比增长 5.1%,主要受益于房地产行业竣工恢复。

电梯行业存量市场空间广阔。2015-2019 年,我国电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 年市场规模突破 4000 亿元。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市场增速回落。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 算,2021 年我国电梯市场规模达到 4734 亿元。并且随着旧梯更新替换需求和维保服务需 求的增加,电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需求增长动力转换,旧房改造和旧梯更新为需求增长提供新动力。 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逐步推进释放装梯需求。住建部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既有住 宅加装电梯”作为 2023 年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2023 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 旧小区 5.3 万个,1-7 月已开工改造 4.66 万个。随着改造项目推进,将持续释放装梯需求。

旧梯更新对电梯一体化、智能化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电梯 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提出大力支持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高质量安 全和维护保养水平。2022 年国内存量电梯数量已经达到 964 万台,电梯寿命一般为 15-20 年。2005-2010 年期间安装的电梯将在 3 年内面临替换,未来旧梯改造更新需求将逐步释 放。

公司提供电梯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公司智慧电梯业务主要为电梯整机制造商和电梯 后服务市场提供电梯控制系统、人机界面、门系统、线缆线束、电梯物联网等产品及电气 大配套解决方案。公司在产品成本、质量安全上具有优势。通过大配套组合产品渗透头部 用户,进一步提升客户覆盖率及客户份额。 电梯控制系统:对电梯轿厢运行、楼层指示、层站召唤、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进行 管理和实施逻辑控制的装置。 人机界面:呼叫电梯和观察电梯状态的装置,包括外呼面板、轿内操纵箱和显示器 等。

得益于丰富的配套产品,公司抓住电梯智能化的趋势。2021 年,公司电梯智能化技术 实现突破,构建了云、边、端智能架构,完成了包括视觉融合、云边协同、健康自诊断等 智能模块开发。2023 年进一步推出汇川超体,通过赋予核心部件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电 梯数字化水平,实现人机交流,具有远程化监管和维护的功能,提升乘梯安全性和修护便 利性。 电梯业务市占率领先,看好持续盈利能力。2022 年公司电梯电气系统收入 51.62 亿 元,占总营收比重 22%。智慧电梯业务属于公司的现金牛产品,尤其是电梯一体化控制器 和人机界面产品具有行业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在行业需求放缓的背景 下追求稳健增长,持续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现金流。

3.2 新能源车业务:千亿市场规模,业务进入兑现期,公司新增长引擎

2020 年下半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迎来井喷式发展。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 车市场规模已突破 9000 亿元,同比增长 65%。随着充电设施建设的推进,产业链的完善和 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发展的势头。

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新能源电驱系统市场有望突破千亿。 2009 年“十城千辆”工程开启电动车补贴政策,自 2014 年起,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 征车辆购置税,截至 2022 年底,免税规模超过 2000 亿元。据财政部等部门公告,2026- 2027 年将由免征改为减半征收。 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逐步由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14 年新能源补贴使我国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根据华经研究院估算,2023 年电驱系统市场将达到 800 亿元, 2025 年有望突破千亿。

整车厂自研加剧行业竞争,中期内三方供应商仍大有可为。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供货来源包括主机厂自制和第三方供应商。电驱系统作为核心部 件,是各家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的来源,因此越来越多厂商选择加大自供比例。但第三方 电驱系统可供多家主机厂,拥有规模经济,同时平台化开发可以减少成本,缩短研发周 期,提高稳定性。

公司主要为新能源乘用车提供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 2009 年组建新能源技术团队,2016 年设立汇川联合动力,独立运营新能源汽车 零部件业务。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品主要包括各种电机控制器、高性能电机、 DC/DC 电源、OBC 电源及总成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客车、物流车、乘用车领 域。

2020 年以来公司新能源业务进入兑现阶段。 2015 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订单实现爆发式增长,实现收入为 6.42 亿元。2018- 2019 年,由于新能源补贴退坡和商用车销售下降影响,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下降; 2021 年以来公司依托客户定点车型 SOP 放量及新产品的有效拓展,订单快速增长。

商用车领域:深耕头部客户,新能源物流车电机市占率第一。 公司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深耕轻卡、微面、重卡等市场,坚定 TOP 客户合作战略,销量 快速提高。

打入 TOP 客户供应链,新能源物流车电机放量。公司积极探索新能源物流车的商业 模式,打造高性价比、集成化、轻量化、网络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2022 年汇川斩获新能 源物流车市场电机配套榜第一名,装机量超 7 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 公司主要合作车企是鑫源汽车、东风汽车股份、开瑞新能源、瑞驰新能源、长安凯 程、长安跨越、广西汽车,7 家车企占据其 2022 年 82.2%的电机配额。

乘用车领域: 稳步推进体系认证和平台化开发,获得主流厂商认可

公司稳步推进体系认证,积极推进新一代电驱总成、电控、电源系统平台开发。2022 年公司实现电驱总成产品的集成化、高压化、高效率和轻量化设计,搭建了高安全性的 SIC 电控平台,完成电机的高速化、多层扁线及异步机平台研发,提升了电源产品的高功 率密度及可靠性。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获得主流平台认可。2023H1,公司新势力车企客户与国 内传统车企客户订单均增长迅速,多个海外车企定点项目 SOP 放量,销售订单快速增长。 根据 NE 时代统计,2023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累计搭载 332.9 万套,同比增长 43.6%,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 213.3 万套,同比增长 49%。 电机控制器份额为第三方供应商第一。在电机控制器领域,汇川联合动力装机量达 30.6 万台,同比上升 42.5%,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为 9.2%,前两名分别为弗迪动力(隶属 比亚迪集团)及特斯拉,均为整车厂商。公司在电驱总成和电机产品装机量的市场份额分 别为 5.1%和 3.7%,分别位列第 6/7。

3.3 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核心抓手,2023 年本体市场规模预计达 720 亿 元,国产替代加速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装置,可依靠自身的动力 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三大部分 和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六大系统组成。 根据艾瑞咨询,从价值量来说,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 减速器,分别占据工业机器人 20%、25%和 25-30%的成本。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上游包括钢材、铸铁、铝合金及塑料 等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本体制造包括机器人结构和功能的 涉及及实现,系统集成指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线的设计和组装,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机器人本体的 3-4 倍。据工控网测算,2022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 本体市场和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分别为 616 亿元和 1879 亿元,预测未来三年 CAGR 均为 12%左右。

六关节机器人需求量最高,协作机器人未来三年增速最大。从机型种类来看,2022 年,六关节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18.8 万台,数量占比达 66.7%,SCARA 为 6.8 万台,占比 24.2%,协作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分别占比 6.9%、2.2%。据 MIR 预测,未来三年需求增速 最大的为协作机器人,最低的为 SCARA。

工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是智能制造落地的核心抓手。公司为自动化产线/车间/工厂提 供工业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 SCARA 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 高精密丝杠、控制系统、直线导轨等。 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进入第二轮发展阶段,驱动力切换,增速放缓。2023 年,据 MIR 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预计达 28 万台,自 2012 年起复合增长率达 23.7%,第一轮 发展周期主要由行业规模增长驱动,第二轮发展周期主要由国产替代逻辑驱动,存量市场 争夺与细分增量市场卡位并存。

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规模超过其他经济体总和。根据 IFR 统计,2021 年,我国新 增装机规模达 26.8 万台,占全球比例首次超过 50%。2022 年,中国装机量为 29.03 万台。 我国机器人密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1 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制造业 员工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已提至 322 台,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41 台),排名也跃升至第 5 位。但相比韩国、新加坡仍有较大差距,其密度分别为 1000、670 台,为我国 3.1 和 2.1 倍。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文件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工 信部等 17 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 较 2020 年实现翻番。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出台响应政策。

国产替代加速。2012 年以前,外资品牌在机器人市场占绝对主导,随着国内机器人产 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国产品牌凭借定制化机型和方案开发、快速的市场响应、规模化生产 优势等因素不断突围。今年上半年,内资厂商市场占有率为 43.7%,同比提升 7.8 pct。 四大家族仍份额稳定,国内厂商排位战加剧。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为发那科、安川、 库卡和 ABB,近年来市场份额稳定在 39%左右,国产头部品牌为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 特、新时达电气等。

公司主要为下游行业客户提供 SCARA 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高精密丝 杠、控制系统、直线导轨等整机及零部件解决方案。2023 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在中 国市场份额达 7.02%,排名第六,其中 SCARA 机器人表现最优,份额达 22%,整体排名 第二,在内资品牌中排第一。

3.4 轨交装备: 百亿牵引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2015 年,公司通过收购江苏经纬获取行业准入资质,拓展轨交装备领域业务。 轨道交通装备是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总称。产业链上游为原材 料,中游为装备制造,包括机械零配件、机电设备及系统、整机制造三大部分,下游为运 营维保服务。

公司提供电机产品、牵引系统和运营维保服务,涉及产业链中游和下游。主要为动车 组、地铁和有轨电车提供牵引与控制系统,产品包括: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高压 箱、牵引电机和 TCMS 系统等。

牵引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核心部件,是列车动力来源。牵引系统主要分为牵引和 电制动两种工况,在牵引模式下,牵引系统把接触网提供的电能转换为电能供给牵引电 机,牵引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列车的牵引功能。

万亿轨交装备市场,千亿运营维护,百亿牵引系统。2022 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 规模达 9673 亿元,同比上涨 9.4%。根据华经市场研究中心数据,预计 2023 年,全球城市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 219.47 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达 120.71 亿元。据智研 咨询数据,2022 年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市场规模为 1266.2 亿元,铁路及城轨分别占 比 89%和 11%。

轨交装备行业景气度主要受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需求影响。2021 年,我国轨道交 通车辆数量为 5.73 万辆,自 2014 年起复合增长率达 19%。根据“十四五”规划,2025 年 铁路营业里程计划达到 16.5 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 5 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1 万公里。

市场参与者少,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公司近三年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为第 3/2/5 名。 根据城轨牵引中标结果统计,2022 年,共有 8 家企业中标 40 条线路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 系统订单,涉及 4264 辆轨道交通车辆,其中中国中车、新誉和江苏经纬分别占比 50.1%、 16.9%和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