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如今各行业都在不断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如今很多传统行业都在探索最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运营,比如建筑行业不断更新的管理模式;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项管平台产品经理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建筑业(E)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支,还包含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等四大分支。
事实上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个行业间的通力合作,比如你购买的商品房就是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合作的产物,再比如装配式建筑的建成又需要建筑业与制造业紧密合作。
本文将用更浅显易懂的方式为你解释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你初次接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相关的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等工作,此文有助于快速梳理用户关系和业务逻辑,但请注意这只是对一般情况的通俗表达,不能作为相关学术问题探讨的依据。
我们将从三大阶段来解释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参与方的关系:
一、国内现行的状态,称之为传统模式,平行发包头大了建设单位与各参与方的界面较多,这对业主的项目指挥部提出了非常高的管理要求,需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专业人员,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全程参与协调和平衡各合同方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业下沉管理建筑业,不会管硬管,参与的越多发觉专家顾问不靠谱,咨询单位不负责,监理单位信不过,施工单位光忽悠,多接口协调增加沟通成本,提高了项目风险。
此外,各合同方之间相互制约,缺乏有机的联系,对技术问题的协商机制比较弱,有时甚至相互推脱责任,阻碍项目的顺利实施。
传统模式项目江湖
二、正在变化的状态,称之为过渡模式,全行业资源整合秉着金主爸爸们专人做专事、一站式省事的诉求,我们已经看到了工程建设项目组织方式的结构性调整;比如已经较为成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还有近年越来越常见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这一阶段业主既希望看到管理与业务的分离,还希望看到专业间的整合。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业主方界面减少,不再倾斜更多资源深入管理,这就给总承包单位更大的利润空间,更有利于行业资源整合和优化调整。
过渡模式项目江湖
三、国际现行的状态,称之为国际模式,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商业契约在一体化服务理念的发展下,项目投资人更注重项目成品的接受;承包商在拥有多种资质的前提下,投资人更愿意将不同阶段的任务分派给尽可能少的承包商,以减少管理对象和管理成本,监管方以更专业的姿态取得投资方的信任,对承包商工作形成有效监督。
国际模式项目江湖
从下表不难看出,建筑业项目管理模式的终点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干”(BOT)与全生命周期“管”(PMC)——也就是管控与实施有机分离。
2017年2月国办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提出二十条具体意见,其中关于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上提出“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
不同总承包模式所承担的阶段任务,版权:姚颢
四、综上得出以下结论1)头部有建筑业的资金来源的投资方,底部有运筹帷幄专业高效的承包方,中间有受信于人摇头算数的监管方,三大主体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形成命运共同体。
2)投资方注重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预防等方面,在项目管理平台选择上更看重项目的可视化远程指挥、关键数据的实时反馈。
3)承包方注重管理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和款项回收等方面,在项目管理平台选择上更看重精细化、职业化管理。
4)监管方注重资金周转、合同管理等方面,希望通过集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在现在的营商环境下,泛地产企业(各地方资源部门、工程主管部门、各地方城投企业)和传统地产开发商往往扮演投资方的角色,建设工程企业(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则扮演承包方的角色,工程咨询单位扮演监管方的角色。
投资方、监管方、承包方的项目管理侧重不同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投资方将发挥资本的优势,推动国内建筑业的模式变革,在新基建、新城建等领域驱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博弈中,国内必将诞生以工程总承包为核心竞争力的承包商新巨头;而现行的监理制已经很难适应未来的项目管理需要,唯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创新的服务模式,才能撑起三足鼎立之势。
投资方、承包方、监管方的三足鼎立之势
参考文献1、《EPC、DB、EPCM、PMC四种典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介绍和比较》姚颢
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
3、《国民经济行业目录》(GB/T 4754-2017 )
4、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