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逐年增加,以及国家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加上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设计,一系列的政策推动都使得在线家庭医生、泛家庭医疗大健康长足发展并迈上新台阶。
一直以来,与欧美等以提供上门个性化服务为主的“私人医生”不同,我国的家庭医生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或乡村医生担任。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本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分级诊疗至关重要的一环,“互联网+”正在为家庭医生普及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发展赛道愈发细分,以体征监测、慢病咨询等垂直方向为主打的轻型产品越来越多,也给了后发企业以启示和机遇;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商汤科技注资的禾连健康为典型的行业案例,将家庭医疗健康与AI线串联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的发展动力不足,各类标准仍不健全,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都限制着家庭医生的普及。公立医疗机构正在超负荷运行,如何最大化地均衡配置人才资源成为重中之重。从家庭医生的现有薪酬待遇和未来发展前景上看,在移动医疗平台上或许有实现的可能。
尽管家庭健康医疗作为非常稳定的消费增长一极,但单纯从医疗切口探索盈利模式仍然比较困难。目前行业阶段尚早,市场仍处于被教育期,还远远没到零和竞争的阶段。怎样携手重塑患者和医疗的关系,更是业界同仁的共同目标。
指导 | 李筱姝
撰文 | 朱绍岳 肖树
统筹 | 林兰枫
一.家庭医生行业市场发展背景 1.家庭医生行业整体概览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家庭医生(也可称为全科医生)医疗模式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守门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国际统一的家庭医生概念,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在医学专门分类中,也称为全科医生。其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您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而在中国,家庭医生一般不上门服务。卫计委曾在今年初特别公开强调,“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5亿人,全人群签约率达35%,但“签而不约”、“为签而签”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基层医疗面临医生不足、资源短缺等困难,导致家庭医生团队负担过重。
中国的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按照中国版的家庭医生制度,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才是主要服务。签约后,家庭医生提供包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健康咨询、疾病诊疗、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看病到三甲”,既不利于均衡医疗资源,也不利于控制医疗费用。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希望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分级诊疗。
目前,各地形成了5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上海市“1+1+1”签约服务模式;江苏盐城大丰区“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模式;浙江省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模式;福建省厦门市“三师共管”(由基层家庭医师、健康管理师和大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签约服务模式;安徽省定远等县“按人头总额预付”签约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能有效减轻居民看病难的压力,也有利于减少大型医院资源的不必要占用和浪费。在线家庭医生模式可通过互联网将医疗服务标准化和程式化,打通医疗、药品、器械乃至泛大健康行业,实现居民健康服务的真正“一站式服务”。
2. 在线家庭医疗消费动能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数据显示,医疗健康支出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7.9%,位于食品和交通通信之后,相较去年增幅11%,属于明显的需求高位端和高速增长端。
其中,作为家庭医生重点服务对象的老人和妇幼在人口红利下医疗需求剧增。国家老龄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另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推算,我国每年待孕女性人口约为2000万,每年新生儿人口约为1700万人,由于二胎全面放开政策带来了小规模生育高潮,我国0-3岁的婴幼儿人口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达到7000万左右人口。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居民平均就诊由2016年的5.8次增加到2017年的5.9次。全国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年住院率由2016年的16.5%增加到2017年的17.6%。此外,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超过40%的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超过80%的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和同级检查结果互认。远程医疗和在线卫生健康服务行业得到了市的广泛认可,在线健康医疗行业出现需求和供给的双向增长。
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服务产业规模要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而据有关市场机构调查,2017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两者之间差距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服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医疗信息化需求雏形初现,在线医疗消费模式值得关注。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计世资讯的统计分析,2010-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
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457亿元,同比增长20%;随着近来我国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90亿元左右。
3.疾病、生殖、保健等医疗健康需求新特点
3.1 家庭健康疾病问题中,慢性病显著增加
除去用户群体规模高速引擎推动外,医疗健康行业的刚性需求也为在线健康医疗事业指出了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卫健委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2017年里,在线就诊中慢性病患者数量较2013年增加8.2%。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有53.2%的被访者家人患有慢性病。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慢性病主要是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共同性导致的。
3.2 患病群体呈现年轻化特点,一线城市年轻白领健康需求加大
根据数据显示,大中城市的白领阶层健康状况也出现下滑,不良生活方式带来了显著的“亚健康”状态,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开始向年轻群体蔓延。与2013年数据相比,2017年一线城市白领中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下降了约0.8岁。
根据该报告调研所采用的微医平台数据分析,在线就医人次保持较快增长,在线问诊人次持续攀升,2017年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
而从科室上看,在线咨询比例内科为23.5%、外科为19.6%,孕妇准妈妈和对儿童日常健康状况的在线就医需求比较突出,产科、儿科的在线复诊量较大,比例分别占到了9.8%和6.4%。
二、在线家庭医生政策背景分析家庭医疗行业的政策设计,自2011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发力:
2011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签约服务制度是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的保障机制。
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指导意见》提出主要目标为:到2017 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30%以上,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 2020 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在2018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同时鼓励开展网上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转变。
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健康医疗”等制度和模式的推广,给了在线家庭医生行业发展以坚实的政策支撑。
今年7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广东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科学持续发展。智慧医院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要载体,2018年年底前广东将建设网约家庭医生平台,逐步开展网约医疗卫生服务。
2017年11月,深圳市发布国内首个家庭医生服务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为家庭医生服务明确制度框架。据广东省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介绍,深圳市已自3月起实施《家庭医生服务规范》,使深圳各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在经历各自摸索的阶段后,实现全市标准化,并使家庭医生服务的财政补助、绩效考核有明确依据。该《规范》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是我国首部地方性家庭医生服务技术标准。
三、家庭医生市场模式与案例分析 1.行业内部方向分化1.1 依托前台的医疗咨询服务,配套实体医院资源,实现大平台化发展
这是目前来说占据互联网医疗市场主流的模式,也成为有能力规模化运作能力的大型企业或资本强推型企业开辟市场的重要手段。基于前期的医疗咨询服务做用户引导和留存,配合后期进行盈利落地,主要方式包括推销消费型标准医疗服务,以及搭建资源电商平台等。
1.2 利用智能硬件进行垂直方向的先期医疗咨询服务配套
由于传统的医患点对点咨询模式费时费力,不少后发企业利用自有的科技和硬件实力杀入了赛场,即通过专业细分的医疗监测和检测方向和工具,极大地解放了实体医院的全科医疗业务压力,同时将常规化的医疗诊治服务进行模块化和标准化,实现医治服务的“产品化”。这也不妨为后发创新企业实现行业“破局”的一种思路。
1.3 大数据和AI助力医患资源精准配置
医患资源的紧张,不仅在于优质的家庭医生资源稀缺,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被不匹配的患者需求给挤占掉了。同时,很多医生也要被迫在诊治过程中耗费部分精力进行患者需求再匹配。而现在,可以依托大数据对患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匹配,同时利用先期地人工智能进行简单地家庭医疗需求筛选和分类,从而实现更好地医患资源配置,在存量空间上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
2.市场产品类型抛开行业性的大型解决方案,我们将目光缩小到家庭健康细分方向来,整体市场仍然规模巨大,竞争者众多。具体而言,依照不同标准,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以产业链分布划分:
从家庭医生行业的产业链布局来看,存在不同方向上的分野,并大体呈现出以下格局:
整体产业依照从医药和医疗器械向医疗服务商再向医疗资金方向进行流动。因此,产业链大体可以划分为:
上游,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商:典型如好护士,添正医药,鼎诚医药;该行业由于技术含量高,整体行业更加贴近制造业,所以行业成熟度较高,上市企业等也较多;
中游,包括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家庭医生(在线)签约等厂商:在线医疗咨询服务的产品包括:家庭医生线上全服务平台——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在线挂号平台——微医(挂号网);慢病管理平服务平台——香九龄血压大师等。
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厂商,则是衔接家庭医生产业链中游与下游之间、线上与线下的重要环节。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但是,传统的签约服务由于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看病效率上没有显著提升;同时线下的签约服务成本较高。因此,也推动了家庭医生在线签约产品的火热。典型产品如“智能家庭医生”、“社区580”等产品,利用互联网LBS服务以及智能穿戴硬件设备的关联整合,从而有效地吸引用户群,并打通体征监测、在线医疗咨询、线上家庭医生签约和线下问诊导流等诸多方向,实现多维共赢。
此外,线上签约一方面可以将用户的数据和需求进行精准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精简基层医疗服务的入门型问题。
下游,即以典型的落地医院、药房等为主:包括公立和社区医院、民营性连锁全科医疗机构,如和睦家、新世纪等医疗机构,京东医药城、壹号大药房等,即实现整体诊疗流程资金最终流向。
2.2以特定的家庭健康需求场景划分的:
一站式与标准化消费型服务的场景:这一类主要是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由于传统的全科医生模式对于医生资源的高度依赖,迫使行业向线上进行转移。典型产品如“医家心”。作为一个新型社区连锁医疗诊所,该产品对自身的定位更是一个社区智慧医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因为注入了互联网技术与理念,实现了包括体检、看病、买药、康复等功能的家庭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体征监测为先导、多行业联动的场景:相较于纯线上的用户获客渠道狭窄,以及线下铺店的复杂性,通过投放智能硬件,配合线上APP进行的体征监测场景,则成为许多科技企业和硬件厂商跨入家庭健康和家庭医疗行业的重要抓手。而疆域医创更是在体征监测外,打通“体征检测+在线问诊+一键购药”三个环节,实现医疗咨询、诊疗服务和购药消费全渠道的联动。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数据,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700亿元,增长了约20.67倍,其中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1010亿元。随着居民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工作生活压力导致亚健康群体增加、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我国家用医疗设备市场仍将持续高速发展。
2.3以产品表现形式进行划分:
除去以场景进行家庭医生消费划分外,家庭健康与家庭医生在产品端也体现出不同的分野。无论是线上模式的各有不同,还是线下落地依托产品的多样化,都体现出家庭健康行业展现的广阔市场前景。
目前来看,家庭健康医疗产品对外输出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
以全业务线模式为主打的线上家庭医生模式,典型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微医(挂号网)等;这一类主要是依托传统实体医院;但以挂号和医疗咨询为主打,仍然在盈利端需要多加开发,因为这类产品最终是将用户导流到医院。
以线上咨询和线下机构做贯通的类私立医院和护理场所模式,如怡禾健康,企鹅杏仁等都将目光投向了线下店面的铺陈,将线上流量进行导引到线下,实现用户需求的内部闭环结构。
以非公立性的民营家庭医疗机构的线下全渠道模式,典型产品如“和睦家医院”。该产品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就定位高端,并且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妇幼性的特点,业务面已基本覆盖全科,打造从预防保健、疾病诊断、治疗到康复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链,旗下产品包括社区诊所、启望肿瘤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以及综合性医院。
同时,和睦家医院打通了与商业医疗保险的付费合作模式。这套支付系统的运行逻辑是:保险公司先给医院一笔钱,医院用这笔钱做保健预防,但如果患者生病,医院就要负责病人的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预防保健做得好,用于治疗的保费就有余额,那么保险公司会和医院一起分成。
此外,和睦家医院还与宝宝树进行内容输出合作,与天猫商城开展电商合作,并且与阿里健康合作开展线上问诊合作,充分利用了和睦家丰富的线下渠道资源,这也是其他“以线上促线下”模式的产品所无法短期赶超的一大优点。
以智能产品为主,与实体医院进行配合服务的模式,此类产品体现出智能化特点,并与落地硬件紧密结合。典型如智小乖(智能婴儿床),天天手环(睡眠质量监测),PulseOn(心率监测)等。这类产品自建医疗服务较为困难,但可以承担分级诊疗最前端也是最低负重的环节,并且能够在用户量累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以AI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新模式产品,如“加动健康”主打有氧能力监测与精细化健康康复管理;以大数据为卖点,进行人体健康全面检查主打的产品“检康”等。这一类产品主打得用户群定位高端,同时涉及面已经突破单纯得家庭医疗层面,更类似大健康产业。
以健康与标准化医疗服务以及保健品等进行产业交叉的模式,如露卡素食品(针对糖尿病患者食品),联合营养网等。该模式将常规的医疗咨询服务与消费型标准医疗服务,以及保健品等其他行业进行了产业连结,从而更好的实现盈利落地。此外还有疆域医创等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将药品、医疗器械等后端产业与前端的医疗咨询和诊疗服务进行贯通,从而开辟电商业务板块。
2.4中小城市的区域性医疗资源整合模式
相较于北上等一线城市拥有资本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行业资源青睐不同,中小城市在基本的资源配置上也开始进行业务线的整合。
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各自区域的家庭医生APP研发和投放,典型如乌鲁木齐的“居民健康”APP,上海“家庭医生移动”APP,以及各地的地方性医院推出的自有线上APP。
但这些在线家庭医生形式仅仅是对线下实体医院咨询业务的简单线上搬运,并没有实现家庭医生专业化的资源整合,也无法实现背后的分级诊疗效果。
3.盈利渠道与商业模式由于家庭医疗行业,所涉的医疗板块性质复杂,非常容易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这个板块独特的属性也限制了盈利模式空间。整体看来,大多数产品不是通过诊疗、而是通过关联性业务板块或者以家庭医疗做服务场景,做其他盈利模式开发。
目前来看,在线家庭健康的传统盈利渠道,大体包括以下三种:
○ 服务类
指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用户(大众或医生)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而向用户收取增值费用的模式。
这类产品主要是指向线下落地的产品,例如以线下护理机构番小茄为代表的企业。但在盈利层面上,仍然跨出了单纯的家庭诊疗层面,有拓至大健康行业的嫌疑。
○ 交易类
指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或企业提供在线药品和医疗用户交易平台或线上药店,而获得的佣金收入和销售收入。这一类也是家庭医疗实现诊治大规模盈利可能的业务板块。包括平安好医生和疆域医创,都将业务的末端指向电商板块。
○ 信息类
指在健康咨询类网站设置广告位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或是向用户提供健康咨询而向用户收取增值费用的模式。
这类产品对用户群体规模要求较高,要求有大量用户沉淀,同时对广告投放质量和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精准投放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关联性。这方面,典型产品即是以医院场景作为主力战场的禾连健康。该产品即是通过医院场景做需求精准匹配,从而实现产品和广告的精准输送。
下面,仅从两个案例出发,分析不同量级的商业模式有何典型特点。
【案例1】平安好医生:家庭医生业务板块险象环生,到底何方才是盈利正途?
平安好医生作为目前来说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的独角兽,今年5月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标杆型企业。我们就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对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内上市企业进行分析。
据悉,平安好医生已推出AI家庭医生。1对1名医问诊、挂号、送药上门、体检,平安好医生家庭医生能够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提供医疗健康一条龙服务,并且每一次问诊购药都会被记录下来,纳入到个人健康档案中。平安好医生还会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提出针对性健康管理建议,并实时进行提醒。
具体而言,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板块可以细分为:
1)家庭医生服务,主要包括在线咨询、转诊挂号、住院安排和二次诊疗;
2)消费型医疗,提供医疗健康机构服务的标准化服务方案,满足用户持续性、预防性和其他健康相关的需要,例如健康检查,基因检测和医美。
3)健康商城,医疗产品例如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健身产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等。
4)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定制健康计划、工具及活动,向用户推荐个性化内容协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从板块结构的设置来看,家庭医生服务和消费型医疗服务两大板块,二者配套构成了线上家庭医生的大致模式。家庭医生提供医疗在线咨询,由人工智能辅助自有医疗团队及外部医生完成。目前,平安好医生自建了由888个专业医疗人员结合人工智能辅助的医疗团队,并与2100名外部医生签订了服务合同。消费型医疗业务包括健康检查和基因检测、美容护理、口腔卫生服务等,同时向个人及企业销售体检计划;健康商城即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医疗产品(如药品、保健品、中药)、医疗器械、健身产品等。
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王涛5月曾公开表示,公司四大业务板块都是健康医疗重要消费领域,特别是家庭医生及消费医疗业务预计将取得明显增长,公司广告互动业务也已有好的增长计划。
从平安发布的招股书上得知,平安好医生有意从供应商模式向平台服务方向转变。但仅仅2100余名的外部签约医生,远远低于同类对标产品——春雨医生的13万名以及好大夫在线的17万名的实名注册医生数量。
从收入规模看,平安好医生的收入在2016年和2017年都取得强劲地增长,2016年与2017年平安好医生的收入分别录得6.02亿元和18.68亿元,增速分别是115.8%和210.6%。从收入结构看,平安好医生各个业务板块盈利能力较为强劲,都能取得快速增长,尤其是健康商城板块。这也说明了,目前看来,大量驻存流量的导流变现,仍然需要依靠电商。即便是消费需求持续和增长稳定的医疗健康行业,其主要获利马车仍然来源于自营平台商城。而这也是其打造闭环平台的重要方式。
整体而言,平安好医生的盈利模式,大概有以下几条支线:
1)全职医生的诊疗收费、兼职医生诊疗收费分成;
2)预约挂号私立专科医院以及美容机构相关收费;
3)高端医疗服务收费;
4自营电商:包括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分成;
5)线上美容套餐、体检套餐等标准化服务分成;
6)药企营销广告等。
5月15日,易观千帆发布了《2018年4月移动App TOP1000排行榜》,平安好医生凭借1838.3万月活跃用户规模位居问诊类APP第一,领先问诊类第二大App(267.7万月活跃用户)近7倍、领先第三大App (123.9万月活跃用户)近15倍。根据公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的总注册用户是1.92亿,而2015年底用户数仅为3千万,即在2016年内一年超过1.3亿,平均每个月增加用户数八百多万。
【案例2】禾连健康:以B端促C端,AI新科技助力场景发力
禾连健康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叶安平告诉《亲子商业志》( 微信公众号ID:qinzisyz),目前,禾连健康的业务线可以用三个字母来概括:D(Doctor)医生、H(Hospital)医院、C(Customer)消费者。
禾连健康,其母公司禾连网络前身是连连集团无线事业部。也基于其互联网的事业基因,作为以AI和科技为主打特色的家庭医生创业企业,禾连健康从用户场景出发,非常敏锐的通过医院这一医患集中场景进行获客开拓,从而在市场局面打开和推广方面减少了相当程度的阻力。
同时,作为当下最为火热的前沿技术,AI(人工智能),目前的技术仍然集中于行业头部,真正的AI科学家非常稀缺,后发企业入局AI,独立门派并不是上佳手段。而同样,手握AI资源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也希望实现商业上的技术落地。正是基于此,全球知名AI科技公司,商汤科技对禾连健康进行了投资,二者在家庭健康这一切入点上走到了一起。
禾连健康依托其医院WIFI获得了丰富的场景资源;而商汤科技拥有独特的AI技术沉淀。禾连健康成功通过引入商汤科技的资本接入,实现了在AI线上的布局。
在实际应用上,禾连健康主要将目光投向两个入口:一是患者的体检报告;二是医生的工作协同。而这也正是禾连健康主打的医院产品中的智慧物联。通过医院内的后勤管理、工作协同、诊疗交互、无线上网认证等多渠道实现医院场景的环节打通,并加快线下实体医院的合作速度。据了解,目前禾连健康每个月的新合作医院上线速度是40到50家,总量已经达到近2000家;同时,禾连健康旨在今年将线下医院的合作铺陈总量推到3300家,实现密集覆盖。
而在前期的渠道铺陈基本完成之后,那么后续的盈利落地也就必须开始提上日程。由于禾连健康的WIFI场景特性,也使得新媒体和广告的精准投放接入变得大有可为。而新媒体的进入,使得其他行业的消费产品导入变得更加可行。目前,禾连健康已将目光投向于健康饮食等快消品以及保险等金融产品,从而打通医疗行业与大健康行业。
四、行业前瞻 1.行业痛点整体而言,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在经历了2016、2017年的摇摆生长之后,在2018年,通过垂直赛道进行差异化发展,通过AI等新技术引入进行新产品线研发和盈利模式开拓,大体避开了传统的粗放型综合平台的家庭医生业务板块的用户导入。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先头引导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与后期落地配套家庭医生服务衔接有限。线上问诊有局限性,难以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真正交流,做不到确诊与诊疗。由于家庭医生业务板块对全科医生的高量高质需求,使得行业对先头引导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要求较高,要求线上咨询和诊测服务和后期的家庭医生配套要能够有效衔接。一方面,大城市的高质量优质服务资源被行业巨头收割,另一方面,整合中小城市的医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地域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好大夫在线、丁香园、企鹅杏仁等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发展路径,从原来的纯线上,逐渐走向了线下,探索向互联网医院转型寻求线上闭环的商业模式。
其二,新技术与新消费的结合度有待提高。新时代下标准化家庭健康医疗服务成为了快节奏工作人群的首选,这也使得高新科技这一标准化服务的支撑基础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一方面,AI新技术可以带来用户标准化付费场景的扩大,并精准地匹配医患资源,更好地实现家庭医生效率配置;一方面,可以向B端进行成本压缩,减轻实体医院的诊疗压力,从而实现双向的行业增值。
其三,互联网家庭医生还未与医保支付配套问题高度融合。若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咨询检查、诊疗以及手术预约等服务,并享受相应的医保支持,这个产业就更容易发展,但这些问题短期内还很难解决。
2.商业新方向2.1 AI、数据共享技术赋能是大势所趋
阿里健康与腾讯在医疗上的布局上,既有大体的布局分野,也有重合的投资方向。两大资本巨头的方向,大体瞄准了AI技术和大数据这两个方向。这也给了后发创新企业以启示:新技术驱动和大数据推动的新型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或许才是资本更加青睐的方向。
腾讯面向场景
腾讯旗下AI医学实验室——腾讯觅影,在辅助诊疗、肿瘤监测等多领域进行探索,并与众多公立医院进行紧密合作;在腾讯觅影发布不到半年的时间,合作的医疗机构已经接近百家。腾讯觅影如同微信医保支付等服务产品一样,作为腾讯“互联网+智慧医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伴随“互联网+智慧医疗”产品线一同进入医院。另据腾讯相关人员透露,腾讯觅影目前的产品业务是进行疾病的筛查工作,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
阿里面向大数据
而阿里云发布了ET医疗大脑,依靠云计算和AI技术的优势,在数据处理、智能医学影像、语音识别等领域都有所突破。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公司,阿里云旗下的医疗信息化平台中沉淀了大量的过往数据,包括医疗服务临床、检验、体检等数据。阿里云希望能够帮助医院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统一的“存通用”,这些数据更是医疗AI产品研发基石。
此外,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还向漱玉平民大药房注资4.54亿元,探索医药新零售发力方向;同时,阿里健康也与饿了么实现了入口对接。
2.2 多线开花盈利模式不可忽略,HMO(健康维护组织)式家庭医生服务、商业保险+医疗、医药电商或成突破口
目前移动家庭医生细分赛道乃至整个互联网医疗依然处于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善、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无法做到完整的闭环,青籽研究院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 存在处方外流和医保接入等问题;
○ 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和医疗质量安全的把控成为影响盈利因素;
○ 医疗行业的公益性和商业性交叉的特点明显,使得单纯想在家庭健康诊疗板块实现大规模的单支线盈利不明朗。
在此背景下,开拓更多家庭医生关联板块,实现多业务线增值,才是最佳出路。
首先,不少企业已着手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式HMO家庭医生服务(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缩写,参加者在缴纳保险费后,看病时只需支付少量挂号费,基本不用承担其他费用,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为HMO鼻祖),提供一系列的场景化健康服务包产品来建设自身医疗系统,从而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绕开”医保探索盈利模式。
经过八年的数据积累和场景连接,微医整合了在医疗、医药、保险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形成了“线上+线下、全科+专科”的医疗服务网络,组建了微医新型HMO。同时,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微医提供了包含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云药房等在内的数十种云化解决方案,织就了国际最大应用规模的医疗云,并推出了“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两款AI辅助诊疗/诊断系统和智能健康终端“微医通”。
国内实名医生平台医联在7月底宣布的4亿元C轮融资中引入中电健康基金,双方将重点试行以省为单位的互联网健康维护组织(HMO)项目,融合商业保险的新险种开发、家庭医生政策落地,打通基层医疗的壁垒,从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广泛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腾讯旗下企鹅杏仁也欲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HMO家庭医生服务,为用户严选整合各种优质的健康产品、服务、机构、金融等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化健康服务包产品,使企鹅诊所成为中国中产家庭健康消费的入口和连接器,让大众健康变得更简单。
7月26日,联合医务在其专业新标准揭幕会上强调将继续坚持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HMO”模式:以家庭医生为首诊,为客户提供延续性健康预防及治疗服务;同时携手商业保险,主动管理患者健康,提前介入预防性健康管理服务,通过让客户少生病、生病后实施必要且有效的医疗处置,实现三方共赢。
搭建HMO体系是移动医疗寻求盈利点的一种探索,但最终能否实现还需要看市场需求以及相关政策的放开程度。
其次,将家庭医生服务与高端医疗保险相结合,打造一站式健康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成为新闭环模式。以保险为杠杆,为用户定制高端医疗保障计划,采用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就诊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能有效解决中高端收入人群的就诊的体验问题、效率问题和支付问题。
商业保险与医疗的融合一直是保险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够和医疗服务挂钩,各大保险公司纷纷与公立医院开展了定点合作,由于商业保险缺乏对医疗机构费用的管理和监督,加上道德风险难以控制,随之而来的却是长期的赔付率偏高,承保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保险公司与医院的定点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缺乏控制力的局面。而且医院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监督越淡漠。
为形成用户服务的闭环,在医疗端形成收费盈利,有企业已着手对保险经纪人模式的探索,在操作中体现为:用户可直接联系客服,由客服对接给专业的经纪人团队帮助其购买适合的商业保险。
再者,将医药电商纳入互联网医疗体系中,医药电商可能快速发展。处方外流将带动医药相关的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物流的重构,但是目前处方流转平台有政府主导,也有第三方构建,并没有完全打通。未来一段时间内,医药电商O2O模式将成为主要电商模式。
据悉,平安好医生近期已经获得了《药品经营许可证》(批发),具备了在线上和线下开展B2B业务和药品批发业务的能力,或将进入B2B医药电商领域,加快在产业链的布局,将医药批发、医药供应链、健康商城、合作药店、互联网医院、合作医院、线上问诊+家庭医生以及消费型医疗的能力进行整合。
2.3 在线家庭医生或将步入并购、投资战略布局期以“报团取暖”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1至5月,国内基层医疗领域融资火热,同比增长57%,融资金额超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
8月9日,企鹅医生宣布与杏仁医生集合双方平台、资源等优势进行合并,新集团公司统称为“企鹅杏仁”,成为目前非公医疗资源最大的平台,将布局线上线下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体系。
此外,丁香园在今年4月宣布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时,创始人李天天表示未来会考虑并购或投资一些拥有一定用户量和品牌的行业标的。这不是丁香园头一次显露投资意向。早在2015年,自丁香园 CEO 张进发布公开信称扶持医疗行业初创项目和团队起,丁香园已投资了口腔服务商领健信息、丁香云幼儿健康诊所以及骑行控App等项目。
春雨医生早已成立春风创投,一期基金 3 亿元,主要目标为初创期及成长期的移动医疗公司。根据IT桔子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春风创投已经投资了17家公司,其中包括母婴平台阳光幼儿、生物基因公司精准基因、康复医疗公司莱茵健康等,主要围绕移动医疗和创业前沿的全方面布局。
今年7月,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医联方面彼时表示公司未来将考虑投资并购一些业内优秀企业,完善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布局。
2.4在线家庭医生智能硬件化配称加持成定局,嫁接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系统存突破空间
目前,家庭健康管理机器人已在产业内落地,成为家庭医生服务和分级诊疗政策的最新解决方案之一,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医学知识图谱研发的智能疾病筛查系统”为核心,通过“模仿医生的问诊模式--采集患者病情——构建电子病历——人工智能分析”的过程,给用户出具健康诊疗建议和评估报告。
这类机器人后台指挥中心的全科医生24小时在线服务,可根据用户身体情况和诉求,合理调配线上医疗专家和线下家庭医生资源,构建由“医学客服、医疗专家、家庭医生”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机器人还具备血糖、血压、心电、尿检、脉率、体温、睡眠、血氧、体脂、体重在内的多项医学检测功能,检测数据同步上传云端,医生、客服中心、家人可随时查看调阅,异常情况发生时,客服中心、家庭医生及时干预,使用户得到及时、精准的医疗服务。
另,相关企业已研发出了家庭健康管理机器人人性化的操作系统,超强人机交互,智能语音提醒。智能化的设备+优质的服务体系不仅是未来健康医疗的发展趋势,更将会成为家庭中继TV、PC和手机终端之外的第四块“屏”。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与成都锦江区共同打造出全国首创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翼家医家庭电视医生”让家庭医生服务和分级诊疗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市民享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高效、便捷的服务。
目前成都锦江区全部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医联体三级医院、7家二级以上专科或综合医院均签约,其中社区公卫服务人员和专科医生超过300名。4600多位市民下载安装了“翼家医电视医生”,实现家庭医生签约500余户,服务1000余人次义诊,电视问诊数千次。
不仅社区医院,一些优质的医疗资源也正通过智慧家庭系统建设和市民实现数字化对接,四川大学华西妇女儿童互联网医院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同开发了基于IPTV机顶盒及电视机的“家庭远程医疗”系统。目前,成都400万家庭均可通过电信iTV实现在线挂号等功能。
2.5 用B端的场景,挖掘出C端的需求被视为“曲线救国”路径
单纯的线上获客累积,在如今愈发拥挤的消费互联网显得非常之难。而如果把目光调转到产业中上游的药品或者医疗器械,乃至异业板块,如早教、美容等场景,打通同一用户群的关联性需求,或将带来不可思议的改变。以用户群寻求使用场景,必将疲于奔命;而以场景来吸引用户,则将“以逸待劳”,将如今庞大的家庭医疗需求的用户紧紧锁住。禾连健康即是通过医院场景,以WIFI做接入,从而带来精准的人群定位和需求匹配,实现产品的精准投放,这种模式,值得行业后进产品更多的思考,思考更多的家庭健康使用场景。
参考文献:
[1] 腾讯研究院.(2018.3.31).36氪: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应用的三大场景,信任如何建立. 36kr.com.
[2] 36氪.(2018.5.3). 平安好医生:未来的“战争”赌注大的惊人.36kr.com.
[3] 36氪.(2018.4.13). 平安好医生5月4日港股上市,仍未盈利,估值最高达800亿港元,将解决医疗三大痛点. 36kr.com.
[4] 中国报告网.(2018.3.28). 2018年中国家庭医生行业数量需求及人个卫生支出分析.chinabaogao.com.
[5] 中国政府网.(2018.4.28).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gov.cn.
[6] 百度百家号.(2018.6.21). 商汤科技领投禾连健康B轮7500万美元融资.baijahao.baidu.com.
[7] l猎云网.(2018.6.21). 独角兽开始搞投资,商汤科技领投禾连健康B轮融资,布局AI医疗. baijahao.baidu.com.
[8] 搜狐科技.(2018.2.24). 【独家】狙击医务场景流量,玩转母婴品牌营销,3年时间攻下70%市场份额,禾连健康是怎么做到的?. sohu.com
[9] 格隆汇.(2018.5.18). 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价值几何?baijiahao.baidu.com.
[10]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8.8.1). “互联网+医疗健康” 行业调研报告. woshipm.com.
[11] 雪球.(2017.5.5).考健康体检行业基本情况. xueqiu.com
[12]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8.3.31). 移动医疗APP统计分析:移动医疗产品的市场细分.news.ifeng.com.
[13] 199IT.(2018.2.13). 春雨医生:2017年互联网医疗价值报告. 199it.com.
[14] 和讯网.(2018.7.6). 速途研究院: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hexun.com
[15] 大公财经.(2017.12.18). 《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发布 国人健康仍不乐观. takungpao.com
[16] 道客巴巴.(2018.6.12). 中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现状分析. doc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