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硅谷CEO,一位大学教授,为什么这个妈妈的女儿们各个都这么优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04:51

前阵子,遇言姐推送了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新媳妇,34岁的华裔律师妮可·沙纳汉

不少朋友留言说,这是势均力敌的婚姻

但讲真,要说学识、能力,甚至是家境,其实谢尔盖·布林跟前妻安妮·沃西基更加势均力敌呀,不仅如此,他俩还门当户对呢。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基因检测公司创始人安妮·沃西基,这对站在硅谷金字塔尖的夫妻分道扬镳啦

谢尔盖·布林和安妮·沃西基,他们两个的家族都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犹太裔。

他们的父亲,一个是马里兰大学的数学教授,一个是斯坦福大学的物理教授(论美帝是如何收割世界人才的)。

他们的母亲,一个是NASA太空飞行中心的研究员,一个获得过加州杰出教师金钥匙奖

作为高知移民,谢尔盖·布林和安妮·沃西基的父母都极其注重教育,并且很早就意识到了电脑时代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他们的父母都曾在80年代,不惜血本为读小学的孩子们买下当时还是奢侈品的电脑。

▲1982年,布林9岁时,父亲为他买下第一台电脑。当时这台电脑的售价为600美元,而现在一个Ipad才卖500刀

▲安妮·沃西基家是最早购买苹果电脑的家庭之一,父亲还亲自引导女儿们探索互联网世界

再来看谢尔盖·布林和安妮·沃西基,这对前夫妻本身的情况——

布林是斯坦福的计算机博士肄业,沃西基毕业于耶鲁大学生物学系

最有意思的是,安妮·沃西基的姐姐苏珊还曾是谷歌的房东,谷歌搜索就是在苏珊家的车库里搞出来的。

这两家子人也真是很有缘分呢。

一门三杰

2个商业精英,一个学术大牛

安妮·沃西基家姊妹三个,两个是商业精英,一个是学术大牛

先来看看大姐苏珊·沃西基

苏珊拥有哈佛大学历史人文本科学位、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UCLA的MBA学位

苏珊·沃西基是谷歌的第18名员工,也是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的CEO

▲苏珊·沃西基的个人资产为5亿美元

苏珊·沃西基比妹妹安妮更早结识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

这段相遇堪称传奇。

1997年,29岁的苏珊供职于英特尔

她在硅谷买了栋房子,为了减轻房贷压力,她把其中的三间卧室连同车库,租给了两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这件车库里缔造了谷歌的雏形。

(遇言姐说,为啥咱遇不到这种千载难逢的租客呀。)

▲这就是苏珊当年的那个车库

慧眼识珠的苏珊意识到谷歌必将大有作为。

当时,正在孕期的她果断辞掉英特尔的职位,出任谷歌没经费、没下属的光杆市场经理

在谷歌工作期间,苏珊不仅打造了谷歌广告排位系统,力排众议收购了视频网站Youtube,还生下了5个娃

遇言姐说,我弄个小公司+3个娃已经焦头烂额了,真不知道人家的时间是怎么管理的。

▲2006年,苏珊以16.5亿美元收购的Youtube,如今市值在260亿到400亿美元之间。这真是一次太明智的收购

再来看二姐珍妮特·沃西基

珍妮特·沃西基从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毕业后,又修读了加州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以及加州伯克利流行病学硕士学位

2012年,42岁的珍妮特又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读了个营养学硕士

这真是个不上学不痛快的人啊。

目前,珍妮特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流行病学的副教授,致力于艾滋病研究,多次前往非洲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除了英语外,珍妮特还通晓西班牙语、法语,以及非洲人使用的斯瓦希里语

三妹安妮·沃西基毕业于耶鲁大学生物系,创办了最早的基因检测公司23 and me

当然了,她还有一个著名的身份,谷歌创始人布林的前妻

▲安妮·沃西基的资产为8亿美元,23 and me的估价为17.5亿美元

1996年,耶鲁毕业的安妮在政府机构做分子生物研究员

她发现政府没有给疾病预防以足够的投入,凭此推断基因检测公司在未来会大有市场。

弄点唾液、血液送去检测,罗列出遗传特征、患病风险,这项技术如今很是流行。

不过,在安妮· 沃西基着手于这项事业时,基因检测还是非常前卫,且不被监察机关认可的。

直到2015年,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美国药监局FDA才解除了23 and me的封印。

如今,23 and me的估值为25亿美元,客户遍及50个国家的500万人口

▲作为一家私人公司,23 and me没有上市。公司最早的投资人正是谷歌,在2007年注入了390万美元的资金

一门三杰,姐妹们的成长足迹总是被作为家庭教育的范例。

BBC更是成了标题党,直接写下:

基因太好?这家姊妹令我们自惭形秽。

女儿们的成功,多亏了老母亲

安妮·沃西基说,姐妹们的成功源自幸运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那么,作为培养出3位杰出女性的家庭,又有着什么独特的教育之道呢?

▲安妮说,从小,父母亲就鼓励孩子:不要惧怕与众不同,勇往无前打开思路。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就畏手畏脚,裹足不前

首先,由于父亲在斯坦福任教,在这所知名大学校园长大的三姐妹,身边的邻居不是科学家就是文学家,甚至是诺奖得主,从小就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

此外,三姊妹有一位很懂与孩子打交道的老妈——伊瑟·沃西基,既是一位加州高中老师,也是活跃的教育改革者,更因为在教育界的出色成就获得了荣誉博士学位

▲伊瑟教授的新闻学课程十分火爆,是加州的高中教育示范课堂

伊瑟·沃西基最爱引用的名言是:

爱因斯坦说,学习不仅是接受讯息,更是亲自体验的过程。

她还说:

老师应该提供鞭策和操练,而不是成为说教者。

伊瑟也是用这些原则来教育孩子的,那就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校,伊瑟参加工作没多久时就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大纲。

她鼓励孩子们自己撰写社评、采访人物、出版报纸杂志、对接广告赞助。

在伊瑟的推动下,新闻学课程在学校大受欢迎,林书豪、乔布斯的大女儿丽萨,都曾在高中时选修过伊瑟的课程。

▲三姐妹小时候的旧照

在家中,伊瑟每周都会带着洗衣篮去图书馆,借回来满满一篮子书给女儿们阅读。

她到现在还保留着那个洗衣篮。

▲就是这样的一只篮子

在老妈的带动下,三姊妹从小便精于写作,都曾经当过校报的编辑。

三妹安妮更因为撰写的体育新闻报道而获得过奖学金。

老妈伊瑟说:

新闻写作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思考、如何优先呈现最重要的信息,以及如何清晰、迅速地完成工作。

她还说:

我并不指望姐妹三人成为新闻记者,或是其他任何特定的行业。

但我始终相信,写作有助于保持思路清晰,无论她们未来选择什么职业,这一技能都将会大有裨益。

▲翻翻Youtube,可以看到不少伊瑟关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演讲

此外,伊瑟还建议父母们制定一些基本的家庭原则,包括——

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

餐桌上禁止使用电子产品;

父母不要试图操纵孩子;

青少年必须体验打工;

学习和使用幽默感;

避免太过在意外表……

在父母的教育下,尽管身价数亿,孩子们仍然会穿着打折的裙子出席奥斯卡

骑自行车上班,下雨也不例外

在廉价鞋店Payless买鞋(话说遇言姐上大学时也在这买过20块钱一双的鞋)。

豪华的大宅、美艳的裙子,并不在我的优先列表上。

安妮·沃西基说。

作为俄罗斯来的第一代移民,伊瑟的父母没什么文化。

尤其是父亲,不仅有着重男轻女思想,还相信棍棒教育那一套。

伊瑟是这个家族第一个获得大学文凭的人

她的学习成绩十分出色,总是负责致辞的荣誉生,后进入加州伯克利修读英文和政治,之后,又继续进修了新闻学硕士

▲伊瑟和女儿们在一起

不仅如此,伊瑟的各种学习资历落落大满,包括——

教师资格证、法语资格证、中学管理证、教育技术证……

1984年,伊瑟开始在加州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做就是36年

同时,她还作为记者为包括《赫芬顿邮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撰写专栏。

▲虽然出生于重男轻女的东欧家庭,伊瑟从未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女儿。她的小女儿安妮说:“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性别对我人生有什么影响,唯一就是上洗手间有时要排队。”

去年,伊瑟写了一本书——《如何培养成功人士:小案例,大影响》

在这本亚马逊评分4.5的著作中,三个女儿给写了序言——

父母教育我们要相信自己和自己做决策的能力。

在我们记忆中,父母从未因为我们是孩子便忽视我们所提出的想法或观点,他们从来都是把孩子当成小号的大人来看待。

《如何培养成功人士》中提到了教育中的 “TRICK”原则 ,分別是——

Trust (信任)、Respect (尊重)、Independence (独立)、Collaboration (合作),以及 Kindness (善良)。

“信任”这一条中,伊瑟举例,培养信任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给孩子们一定的预算资金,让他们自己购买所需的物品;

“独立”这一条中,伊瑟举例,财务知识应从小培养。她很早就教会了三姐妹复利的概念,并鼓励女儿们贩售来自四邻的柠檬

▲伊瑟举着三个女儿的照片

伊瑟也在书中反省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比如,自己答应将开了30万英里的老旧沃尔沃送给上大学的大女儿,由于女儿嫌停车费太贵不怎么使用这辆车,加之家庭无法再负担其他女儿买车的要求,自己就又把这辆闲置的汽车送给了读高中的小女儿。

结果就是引发了两姐妹之间的矛盾。

“失去孩子的信任是十分容易的。”

伊瑟自责道。

在采访中,记者问伊瑟如何看待成功,她回答:

我会将成功定义为有地方居住、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激情,而且有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积极的人际关系。

伊瑟从未想过将孩子培养成名人、教授、企业家,但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由此可见,家长的作用,不在于处心积虑地琢磨到底是学编程好,还是学金融好,更在于让孩子学会充分支配自己,以及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正如伊瑟说的:

让孩子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比成为一个大人物,更加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