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信股份(30044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在军工行业内,军工电子信息领域光电通信企业的下游为军工分机、整机装备研发制造单位。军工光电通信行业的景气度与军工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紧密相关,而军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国家的国防战略,国防战略直接决定了国防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国防工业领域的资金投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为16,655.4亿元人民币,增长7.2%,增幅与去年持平。 随着军工市场总体规模的增大,军工配套产品市场容量将随之扩大,在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下,国产配套产品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随着装备量产、升级与新一代装备研发的持续开展,高速率、高可靠、轻型化、综合化通信技术在军工装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光电综合通信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光电线缆、光电组件、光电系统集成、光纤网络等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增加,未来几年将会有持续的市场增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重点提到了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支持和引导,各地方政府纷纷围绕产业出台细化扶持政策,为公司民品市场拓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在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方面: 公司一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线缆及线缆组件业务保持稳定。军工行业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技术状态控制严格等特点,潜在的竞争者缺乏军品研制的配套经验和技术基础,切入新型号研制的难度大,短期内难以对公司形成全方位的竞争。公司凭借多年的线缆研发和市场推广的经验,产、销、研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与贴心服务,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工作,与五大军工领域的客户形成稳定配套关系,确立了公司在军工线缆领域的领先地位。民品方面,公司线缆已经在民用飞机绕包线、轨道交通的通信电缆及数据电缆、盾构机上的控制电缆等领域的国产化配套方面取得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光电组件产品用于设备内部、电子设备间互通互联,涵盖总线网络、微波射频、光纤线束等系列产品,公司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充分凭借自主研制生产电缆、特种连接器的优势,持续定制开发新型光电组件,已在各类机载、舰载、车载及电子装备等平台实现批量应用。围绕组件产业发展目标,公司积极布局,持续深耕。一方面,围绕客户在轻量化、小型化、快速安装等方向需求,持续投入建设连接器科研机加能力,实现了连接器快速打样、新产品快速研发试制的能力,同时不断提升批量生产能力。已先后完成自锁单芯和集成多路射频连接器、光电混装和扩束光纤连接器、特种连接器等8大系列连接器产品的研制生产,并通过省部级鉴定,为多个重点机型进行了配套,供货稳定,质量可靠。另一方面,围绕全机线路互联系统,具备了从设计开发、仿真测试到组件线束研制生产及安装实施的全过程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围绕未来装备的发展,针对下一代产品实现高速互联传输的需求,进行了持续研发并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应用,以适应装备高密度、高可靠、通用性、互换性及低成本的需求。 在光电系统和FC产品方面: 在光电系统集成产业方面,大力拓展嵌入式计算、有源光链路、光电控制和模拟与测试等集成产品,持续为客户提供嵌入式计算平台、接口板卡、光端机设备、模拟器和专用测试设备。定制开发的模块组件及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已在各类机载、舰载、车载及电子装备等平台充分应用,实现了模块组件和光电系统集成产品的批量应用。公司围绕用户需求持续开展新技术研发和平台能力建设,紧跟客户需求,开发出了全国产化嵌入式计算平台、综合测试仪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产品。近年来公司加大军品配套的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市场拓展力度,光电传输技术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已得到军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有源光链路产品、接口计算板卡、光电系统集成产品已成为公司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自身产品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网络产业方面,公司拥有FC网络完整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并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器件全面国产化等发展理念,FC网络产品已得到军工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在航空及舰船等几大军工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FC网络产业板块,公司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围绕用户型号需求,持续推进交换机、节点卡、监控卡及网络管理系统等产品的迭代及优化,陆续推出了智能FC节点卡、16G FC交换机等新产品及技术,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重点投入研发10G/25G智能以太网卡及TSN网络产品,以保持网络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在网络产业市场拓展方面,继续秉承深耕航空、电子、舰船优势领域市场,积极拓展航天、兵器等领域市场的发展思路,聚焦“十四五”装备发展,快速实现网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军工业务为主业,聚焦军工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从事军用光电线缆及组件、光电元器件、FC光纤高速网络及多协议网络解决方案、光电系统集成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产品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可控,全面实现国产化,满足用户对产品高性能、高可靠、自主可控等需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歼击机、直升机、运输机、预警机、无人机等军用飞机;航天领域主要应用于火箭、卫星、导弹及载人航天器等;舰船领域主要应用于水面、水下舰艇及各类辅船等;电子及兵器领域主要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导航等电子系统。 公司持续深耕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品市场,主要从事光电传输线缆及组件、电气控制设备、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目前,公司已在商业卫星、卫星网络领域实现批量配套。2023年公司在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和盾构机等应用领域国产化产品取得重大进展, 轨道交通装备用通信电缆在取得CRCC认证资格后,已批量应用在350km/h复兴号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正在拓展总线控制网络及设备产品在轨道交通装备中的应用;2023年绕包线产品已在国产大飞机C919及支线客机ARJ21形成批量配套,正在逐步按计划推动射频电缆、光缆和连接器产品进入商飞目录工作;2023年盾构机用控制、通信、变频、拖链和卷筒电缆在主流盾构机厂家均已实现大批量供货,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组件都已实现国产化配套。 (二)经营模式 营销模式:公司营销模式基于客户需求挖掘,立足型号科研阶段配套,以无源光电链路、有源光电链路、接口和计算链路、FC网络链路等技术实现路径为抓手。公司构建了以客户经理、技术支持人员以及生产交付人员等不同角色组成的区域化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从技术、产品、质量、响应度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客户。公司组建了从市场前端、售中服务到售后保障的全寿命周期支撑团队,配置专职专人收集、响应客户需求,协调公司内部力量,确保客户需求及时、高效、无衰减的传递到公司内部,并高效闭环。 科研模式:公司科研管理围绕公司战略和客户需求,自主进行新产品开发,以满足客户中长期需求,对研发团队专业化整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研发体系建设围绕设计准则编制、设计手段建立、产品技术基础完善和技术人员梯度搭建,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特点制定不同管理方式,强化科研项目的分层管理、阶段控制和经费管理等,把控科研产品技术状态和研发质量。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开展多领域产学研合作,与海军航空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共建研究中心及实践基地,构建科技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良好平台,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针对行业特点,采用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生产模式,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能力,分板块保障生产任务落地闭环。2023年,以均衡生产为目标,通过开展外部市场策划,结合产能饱和度制定年度综合排产计划,以达到生产资源配置最优化;通过持续深化运用MRP物料需求计划等信息化工具,完善战略预投能力,形成了订单生产、安全库存、战略预投相结合的物料管控模式;先后完成设备信息化线上采集能力改造和智能库房建设,结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在线排产,和订单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化、透明化、可视化,提升生产管理的追溯性和过程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采购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秉承高质量、低成本、准交付、合规化的供应链管理原则,打造稳定、敏捷、经济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提升采购效率、保障供应链稳健运行。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能力,与关键物资供应商建立战略协同的伙伴关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障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50.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51.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92.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2%。驱动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运营管控,稳生产、保交付,同时稳步调整产品结构,报告期内光电系统和FC产品实现持续增长,保证了公司整体销售业绩稳定;受下游客户需求滞后、传统板块业务竞争加剧、科研投入转化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销售业绩微降。 2、报告期内因前期基建和生产设备投入使用,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明显;公司高性能线缆和组件产品等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部分新产业(300832)订单没形成批量交付等原因影响,报告期内利润下降明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持自主创新,推动国产化进程 公司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的内在发展要求,坚持自主创新,以新技术新产品引领市场,引导客户选型,创造需求;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进行针对性产品设计开发,围绕应用环境、应用条件和任务目标,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的航空航天用光电线缆、新型光传输连接器与组件、新一代FC光纤总线和光电集成产品、轨道交通车辆用通信电缆、商用飞机绕包线等新研产品在市场推广和市场竞争中获得客户认可,成功应用于新型装备并形成订单,为后续新产品、新市场持续开拓奠定基础。 公司聚焦军民用光电信息传输领域,推动光电线缆、光电组件、光电传输系统、FC光纤网络及测试仿真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打造了面向客户的市场和研发团队。团队密切跟踪军工装备的预研及研制任务,跟踪客户技术发展方向,据此开展前沿技术预研和研制;快速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解决装备升级换代对配套技术及产品升级需求。2023年公司加大原材料、元器件国产化工作力度,进行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研发,联合开展攻关、改进、验证工作,实现多品类产品关键原材料、元器件国产化率提升,自主可控等级持续提升。 2、提升产能和保供能力,保证了有序准点交付 公司根据“十四五”规划持续加强产能能力建设,通过生产线扩能、设备自动化改造、MES生产信息化提升等手段提升综合交付能力,保障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的交付配套任务。其中线缆和光电组件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随着新产线基地投入使用,新增产能持续提升交付快速响应能力,有力的保障了“十四五”装备配套。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技术牵引和业务指导,强化了供应链的保障和质量稳定,并对关键物料进行战略储备和滚动预投,为准点交付保驾护航,提升了公司在军工领域行业地位、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民品领域通过提前储备产能、优化管理和业务流程,适应民品快速响应的机制,在中国中车(601766)、铁建重工、中铁装备、中国商飞等客户中得到了广泛认可,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后续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公司在经营管理和产品科研、生产和服务工作中积极贯彻GJB 9001C-2017和 GB/T 19001-2016、SAE AS 9100D- 2016、ISO/TS 22163-2023以及CCSR9001等质量管理标准,相关科研生产以及体系、产品认证资质齐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军用标准、行业规范和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认真落实质量管理规定,质量体系运行规范有效、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公司持续组织开展质量改进和提升工作,积极贯彻“以顾客为中心,以管理作保证,以信誉赢市场,视质量为生命”的质量方针,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公司高度重视质量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完善基础管理制度,通过质量大讲堂、体系文件培训、质量意识宣贯、专项质量提升等活动,构建军工质量文化、营造“全员参与”的质量氛围,不断强化全体员工 “预防为主、一次做对”的质量理念,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4、完善人才创新机制,实施高效运营管理 人力资源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围绕价值链管理,打造“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体系:通过组织模式的不断优化,坚持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强化各部门业务的高效拉通,提升组织运作效率,高效响应;通过分层分级的人才激励与约束体系,激发团队活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打造有竞争力的科研核心能力。公司专注于军工电子信息领域及民品领域多年,能够根据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及时、高效地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保证了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的专业性、高效性及可持续性,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军工领先级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国防装备建设很多型号任务将进入研发选型的关键时刻。2023年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变化与客户需求,围绕“深挖需求,聚焦科研,抓实质量,提升效率,稳中求进提信心”的年度工作总基调,以市场为牵引、以技术为驱动,不断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狠抓经营管理能力与产品实现能力的提升,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1)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①深挖传统领域潜力,强化营销作战能力,助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市场需求呈现要求高、时间紧、变化快的趋势,整体竞争态势加剧,但公司始终把握当前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年度市场及销售目标,通过市场与营销两个抓手,持续深挖五大领域传统军工产业潜力和高端民品业务,同步推动新产业市场加速落地。进一步完善驻地化、全方位的服务团队,通过技术、服务牵引客户需求、落地业绩目标。 ②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聚焦军用电子信息主航道,基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公司愿景,围绕传输领域下一代需求,进行跨代产品策划和研发;建立健全科研管理能力和创新机制,增强公司创新能力。2023年,公司主导国军标修订2项,参与国军标及标准研究项目7项;10项产品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产品涉及航空、航天、电子等多领域,成果评价均为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全年共申报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35件(受理29件),专利申报持续保持细分产品领域领先水平。2023年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工艺和试验平台建设和积累,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高。 ③围绕准交付要求,完善软硬件配置,提升现代化生产能力。 2023年,围绕准交付要求,为促进生产决策科学化,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合理组织和应用资源达到最大化效果,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公司持续开展产能配置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全年按照产能建设规划购置成套设备,制定配置技术标准,同时开展产能利用、产出等绩效指标的采集分析,对生产能力和检试验能力综合盘点,识别产能瓶颈和设备利用情况。在信息化建设上,先后上线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并与OA办公、ERP企业资源计划、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完成高度集成,实现统一、集中的管理和维护。随着信息化系统逐步完善,实现了工艺文件对车间现场指导高效化、计划排产半自动化、生产过程信息可视化、设备管理统一化、仓储物资管理自动化目标,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由结果控制转为过程控制,保障交付水平,提升现代化生产能力。 ④改进质量体系,聚焦质量痛点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和规范制度流程,推动实际业务执行与制度要求一致、高效。为更好服务客户,公司全面开展了流程型组织变革,以“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高质量准点交付”和“实现业务端到端负责”为目标,通过整体流程贯通公司现有的主业务流程,加强横向能力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团队,完善资源配置、激励管理等举措,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公司组织开展了体系运行诊断和体系文件修订工作,完成体系文件优化和改进共计62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效。 公司组织开展了专项质量提升活动,通过开展技术状态复查、完善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优化软件出入库细则、提升软硬件测试能力、规范工艺文件模板、实施工艺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工艺纪律检查、建立典型案例库并及时宣贯等措施,全面提升了研发设计、生产交付、外购、外场服务等质量。 ⑤关注中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持续加强人员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业务发展,持续关注核心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加大资源投入,聚焦中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完成连接器、下一代网络等关键业务领域的核心人才补充,快速搭建专业技术团队,打造核心技术能力,为公司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储备。 ⑥强抓运营过程质量,运营管控能力日趋改善 2023年公司持续强化运营管理及制度流程优化。运营方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起点和抓手,落实公司战略,促进年度经营指标达成;建立并推行了费用预算和资金使用月度总额控制机制,降低管理成本,确保运营资金安全,报告期内现金流状况良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重点客户开展了对账工作,明确债权;流程方面,重点开展产品实现过程能力提升项目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流程优化、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流程优化,同时对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流程做优化,完成数十项流程建设与优化工作,整体运营管控持续改善。 ⑦强化信息披露合规,维护投资者关系常态化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不断强化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时刻保持对新规则新条款的敏感性,及时更新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及规范运作条款的指引进行合规管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所有投资者公平获取公司信息,了解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投资依据;公司全年共组织董事会会议8次,监事会会议 8次,股东大会会议 2次,三会管理均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公司逐步确立了常态化的投关运作体系,同时通过股东大会、咨询电话、深交所互动平台、策略会等多种渠道开展与投资者的交流,主动走出去洞察资本市场核心关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互动易”平台共计回复投资者提问174条,召开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并及时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维护公司公开和透明的良好市场形象,切实保障全体股东的利益。 (2)报告期内各项财务指标变化的具体因素 营业收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50.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5%,主要系高性能传输线缆和组件产品竞争加剧,销售规模下降,及部分新产业订单没形成批量交付。 营业成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62,521.50万元,同比增长1.41%,主要系受长期资产投入规模增大,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以及部分原材料上涨影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92.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2%,主要系高性能线缆和组件产品销售业绩和毛利率下降以及应收款增加,计提信用减值增加所致。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属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 C38类“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时,由于产品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公司还属于军工行业。 中国是世界上周边安全形势最复杂的国家之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海洋权益等面临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美对抗加剧,区域冲突频发,地缘政治紧张,多国加速高端武器装备研发或列装以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本次俄乌冲突开启后,西方国家开启了针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封锁,极大凸显了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军工行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机遇期。随着装备量产、升级与新一代装备研发的持续开展,高速率、高可靠、轻型化、综合化通信技术在军工装备产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光电综合通信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光电线缆、光电组件、光电系统集成、光纤网络等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增加,未来几年将会有持续的市场增量。 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品市场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航天科技(000901)活动蓝皮书(2023)年》介绍,中国航天2023年完成67次轨道发射任务,发射次数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预计将实施发射超百次。轨道交通车辆可分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列车车辆两类,目前轨交通信线缆市场多为进口垄断。随着国内研发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轨交通信线缆市场逐步开始对国内企业开放,进口替代正有序开展。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等再制造水平,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公司在军品领域的技术沉淀,为公司民品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公司产品在商业航天、民用航空、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高端工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军品装备业务与高端民用业务的协同健康发展。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军工着重强调“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给公司从事军民光电信息传输领域提供大量配套机会。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致力于成为传输领域的引领者”的愿景指引下,主动拥抱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痛点,做到市场牵引、技术驱动、稳定规模、寻求突破。公司以“精工强国,用信连接,让传输更可靠”为使命,以“客户至上,诚信担当,协同创新”为核心价值观,聚焦军工装备及民品领域配套,进一步提升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强化国产化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为装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配套产品。 公司不断巩固传统领域领先地位,进一步拓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围绕光电信息高速链路、新一代高速网络、光电系统集成、接口和计算等产业方向,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断开拓新的用户、拓展新的领域,具备为客户提供从低频传输链路、高频传输链路、光传输线缆、网络链路以及接口和计算链路技术解决方案和高可靠产品,同时重点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和协同,加大供应链成本管控能力,快速占领新兴市场,加快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努力成为军工领先级企业。 (三)公司经营计划 1、2023年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2023年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变化与客户需求,围绕“深挖需求,聚焦科研,抓实质量,提升效率,稳中求进提信心”的年度工作总基调,以市场为牵引、以技术为驱动,不断优化和完善体制机制,狠抓经营管理能力与产品实现能力的提升,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稳步实施。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抓住军民品领域市场发展方向,市场人员日常机会跟踪,获取、追踪需求线索,同时以技术为驱动,加强客户端技术交流、产品线技术落实、首席专家和领域专家深度挖掘和统筹技术方向三个维度,获取、加深、拓展、落实客户需求,全面做好客户需求管理。科研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核心技术能力,提升自主可控能力。2023年度公司成立创新中心,成功定位公司中远期技术方向。研发质量控制方面,公司“抓实质量”,严格把控生产实物质量;并着力提升研发质量,强化研发管理和控制;做好研发项目管理方面提升,研发技术基础能力提升,研发效率提升。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公司采用“激活人才”策略,聚焦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深化价值评价和分配机制的应用、强化了人才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了团队战斗力。供应链方面,公司统筹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大供应链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供应商资源结构,健全供应商资源池,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024年经营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在保质量完成批产任务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定制产品落实重点型号配套任务”“进入重点型号配套选用目录”“重点批产任务争取更多配套份额”工作,做到市场牵引、技术驱动、稳定规模、寻求突破。 (1)公司将围绕军工与高端民品行业当前发展态势,积极拓展新市场、新型号、新产品,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市场端以工程型号为需求牵引,以五大产业板块产品为推广重心,聚焦七大应用领域,不断挖掘市场机会。销售端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运行模式,通过营销牵引技术,实现售前、售中、售后业务联动,力保批产型号稳固市场份额,主攻科研型号赢得市场占位,关注预研型号储备技术能力,拓展客户市场寻求业务增量。 (2)持续夯实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以技术预研、产品科研和共性技术研究等类型项目为抓手,结合公司远期、中期技术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在集成产品的核心算法、仿真设计,线缆和组件产品的基础材料、精密加工、工艺工装与试验设计等基础能力建设。 (3)提升军工质量意识,构建军工质量文化,质量意识与专业技能并进发展,在科研生产售后服务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监督和反馈,更好的理解落实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4)公司将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助力业务创新,优化组织运行模式,激发组织活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机动的机制优势,进一步提升各层级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为的积极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5)围绕当前“小核心、大协作”的客户需求,做到全产业链供应链增效降本,通过目标成本预算管理,为客户持续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合并订单、合理排产、提前预投,精准入库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运营成本方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运营费用比例,并进行动态管控,确保运营成本与公司整体收入相匹配。 (6)统筹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优化供应商结构,通过战略协同构建合作双赢的供应链格局,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加大供应链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供应链系统生态化、信息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及公司采取的措施 随着国家国防军工战略深度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创新持续,军工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虽然公司从事军工业务二十余年,在多个军工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但如果公司不能巩固已有产品技术、质量与服务优势,并持续有效地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和新市场领域,将会面临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对于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作为重要的军用光、电传输产品提供商,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实现、客户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加快客户需求响应速度,从满足客户需求向创造客户需求转变,持续保持在军工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积极拓展高端民品产业,深耕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控制、数据、拖链等线缆产品,持续提升批产交付规模,同时在射频电缆、光缆、连接器和水密气密组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品,保持创新服务能力。公司加速推进军工技术在民品领域的应用,针对商业航天、通用航空、低空飞行等新兴领域持续加大低成本高可靠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持续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2、毛利率下降及业绩下滑风险及公司采取的措施 因受到下游客户对“十四五”期间军品装备集中批量采购的降价压力以及公司销售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报告期间部分产品毛利率较历史年度存在一定降幅。若后续公司新开发的产品不能按计划推进,继续受到经济环境下行和行业降价政策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造成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风险。 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围绕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从设计源头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强目标成本管理,通过设计选型提升供应链规模降本;通过合理排产,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设备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做大民品规模,通过规模化实现营收增长,摊薄固定运营成本。 3、军品订货周期性的风险及公司采取的措施 军工装备技术复杂度高,研制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军品采购计划性较强,公司相关业务会受到军品订货周期性风险影响。 对于订货周期性的风险,公司将在稳步推进型号项目业务发展的同时着眼未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并丰富产品线,使公司的技术创新产生更多的市场价值。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民品应用市场,提高民品业务比重,逐步减少因单一领域或型号产品需求短期波动对整体业绩的影响力度。 4、新技术迭代应用造成的市场开发的风险及公司采取的措施 军工属于高技术科技型行业,同时军工产品需要具备高可靠性,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须经历开发、验证、试用等阶段,应用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新产品的市场导入也随之存在投入高、市场认知周期长、量产周期长等风险。 对于新技术迭代应用造成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风险,公司一直持续开展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和投入,建立了稳定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团队,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积累与储备,具备较强的技术迭代能力,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分析与市场应用评估,能够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和市场推广,减少了新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风险。同时公司的研发覆盖多个技术应用领域,保障了光电线缆、光电组件及光电系统、FC光纤网络等新产品在航天、航空、舰船、电子、兵器等领域持续发展与开拓。 5、财务管理风险及公司采取的措施 因公司客户回款周期长,采用票据支付方式多,应收账款规模逐步增加,影响运营资金周转;因军品对技术和质量要求高,部分项目确认周期长,以及部分型号任务节奏放缓,导致库存增加,周转缓慢;受前期大量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影响,公司折旧和摊销费用增加。 对于应收账款较大,影响资金周转风险,公司通过定期开展与客户对账,确保债权清晰,同时加强资金管理,调整付款结算方式,改善资金状况;在库存方面,按照生产计划合理控制安全库存水平,有效的降低原材料库存,积极配合客户对交付产品的验收等工作,加快成品周转;控制运营成本方面,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目标执行,从源头控制费用项目和规模,执行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分月、分项控制费用支出,同时减少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