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医疗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的领先企业,2021年成立拓脉医疗从事通过人体外周血管介入方式的肿瘤介入类业务。近年来受益于政策支持及人均医疗支出的提高,我国主动脉血管腔内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的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检出率逐步提高,手术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进一步保持公司产品影响力的同时,公司坚定执行渠道下沉的销售战略,进一步扩充销售团队,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并加大近年获批的创新性产品的线上线下(300959)医学教育培训,全力推进市场开拓,同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业务。另外一方面,公司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持续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动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创新性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公司销售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 (一)报告期内整体财务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8,72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3%;营业成本27,957.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费用化)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14%、19.58%、25.70%;实现营业利润57,385.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9,243.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8%。公司创新性产品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持续发力,新产品Ta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及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入院家数及终端植入量均增长较快,促使公司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竞争力,上述产品在报告期内持续获得快速增长。 (二)坚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注册有序推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6,043.75万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94%。 2023年公司各研发管线均取得重要进展,6款产品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注册资料。阻断球囊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注册资料。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提交注册资料。 AegisII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胸主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处于单中心临床随访阶段,临床表现优异。主动脉限流破口支架处于单中心临床试验随访阶段。外周业务领域,静脉方面,Vfower静脉支架及输送系统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Vewatch腔静脉滤器及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动脉方面,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均处于注册阶段,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肿瘤介入方面,微球类产品处于上市前临床植入阶段,HepaFowTIPS覆膜支架系统已获批进入创新医疗(002173)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目前处于临床随访阶段。同时公司在国内外首次探索定制式医疗器械的发展之路,获得国内首张定制式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备案证并完成首例临床应用,实现产品在海外以定制的方式销售。 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提交专利申请693项,累计已授权的境内外专利合计310项,其中境内授权专利205项(包括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境外授权专利105项(均为发明专利)。报告期内,新增获批专利授权66项。 (三)深化市场创新,市场推广有序开展 公司继续着力于对二、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人口大县的营销渠道布局,加大市场下沉力度,加深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蓄力。心脉医疗自主发起成立“心脉生物医学微讲堂”,促进国际医学(000516)园区内生物、制药和医疗领域高科技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之间的学术及技术交流,营造高水平学术交流气氛。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学术平台,旨在促进国内外优秀的临床经验交流。围绕创新产品与已上市后的百例“明星产品”举办多项活动,将学术分享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为更多中青年临床医生提供互动与学习的平台,不断扩大心脉医疗主动脉与外周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产品市场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其中,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覆盖累计超过1000家终端医院,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覆盖累计超过800家终端医院,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已覆盖累计超过900家终端医院。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推进前述创新性产品在国际业务市场的开拓力度,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5%。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目前已销售覆盖31个国家,业务拓展至欧洲、拉美和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16个国家;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土耳其等国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19个国家;HercuesLowProfi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21个国家;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在巴西实现首例植入。 (四)注重员工队伍建设,人才团队不断完备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仍旧保持良好增长,员工规模也在随之不断扩大。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达到908人,报告期内人员净增122人,增长率为15.52%。其中,公司研发人员的招聘力度进一步加大,研发人员报告期内增至266人,研发人员总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9.30%,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的人员152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57.14%。 公司通过逐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跨学科、多细分领域的核心专业团队,通过不断聚集优秀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吸收整合,将为公司未来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诚信、责任、效率、创新、争先、敬业、协作”的价值观,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控成本、抓质量、提效率”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经营效率,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AA级,“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和“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一种主动脉支架近端‘防鸟嘴’设计”等4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浦东职工创新成果。此外,袁振宇博士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产业平台,许慧珺获评上海市首席技师,朱永锋、王丽文、郭芳等三人获评浦东新区明珠工程师。上述各项荣誉充分体现了公司在企业运营、创新能力、质量管理和社会责任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心脉医疗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公司是国内产品种类齐全、规模领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产品为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公司深耕多年,目前已拥有外周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支架系统等产品;另外,公司拥有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公司坚持以“为治疗血液循环疾病提供可及性真善美全医疗方案”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和技术为导向,坚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逐步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角色转换。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掌握了涉及治疗主动脉疾病的覆膜支架系统的核心设计及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个国产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公司自主研发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首次将TEVAR手术适应证拓展到主动脉弓部病变,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 201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针对具有我国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目前,公司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有8项产品进入上述通道,进入特别审批通道的产品数量排名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公司主要产品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所采用的经营模式是根据行业特点确定的,公司目前已拥有独立且完整的采购、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体系。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置采购部门实施采购管理,并利用信息系统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公司生产部门、研发部门负责提供所需物品的采购申请,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生产研发所需相关原材料、耗材、固定资产和委外服务等的采购管理工作,品质部门负责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检验,财务部门负责审核和监督采购预算及资金支付。采购部门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复评工作。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主要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原则指导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部门根据月度销售预测和当前库存情况,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在各部门的配合下,确保生产计划准时完成。生产部根据发货速度、当前成品库存量、半成品库存量、生产能力以及研发验证等需求制定各车间的周生产计划。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成品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一般为1至3个月。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YY/T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关生产和品质检测制度。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即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再由经销商销售至医院等医疗机构。公司通过组织或参加学术推广会、学术研讨会、行业展会等方式介绍公司产品原理特点、使用方法、应用效果等,进行产品推广。公司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均为买断式经销。经销商采购公司产品后,直接或通过配送商销售给医院。一般情况下,医院不进行备货,在患者入院后,医院提出产品采购需求,经销商或配送商将产品运送至医院。为集中销售力量、强化营销功能,公司分别成立了市场部和销售部。市场部主要负责品牌宣传、学术推广、产品培训和招投标等工作;销售部主要负责经销商管理,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 4、研发模式: 由于行业主管部门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实施严苛的准入制度,一项新产品从规划设计到最终推向市场的周期可能长达5至10年。公司合理规划中短期和长期的科研方向、合理分配各阶段项目的资金投入安排,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通过市场反馈和建议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并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里程碑管理”等研发管理制度来管控技术更新迭代等技术风险,通过年度研发预算、定期预实分析等手段有效控制新产品研发及注册进程。 公司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具有前瞻性的研发体系,结合不同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保证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新产品迭代速度。而基于“里程碑管理”,公司能有效分解研发目标,通过每一阶段对各人员角色职责的考核和监管,以保证项目开发过程的进度和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及基本特点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属于“4.2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4.2.2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制造”。医疗器械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疗器械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因而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并不明显。 (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7年至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4,050亿美元增长至5,33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1%。受全球人口老龄化与医疗支出增加所产生的需求推动,2025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6,999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9,167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7.0%和5.5%。 (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情况 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相对更加迅速。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7年至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4,403亿元增长至8,438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7.7%。随着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政府政策对于国产和创新医疗器械的大力支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广阔,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2,442亿元,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16,606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2%和5.9%。 (4)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发展概况 ①心血管介入器械定义和分类 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领域新兴的治疗方法。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介入治疗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实现了微创化、闭合化和数字化,逐渐成为与传统内科和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目前临床应用中,按介入产品使用的发病部位划分,心血管介入器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②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 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医疗器械的发展,且介入治疗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采用介入手段治疗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临床首选方式之一,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也随之不断增长。 中国在部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器械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技术革新和国产企业的崛起,我国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将逐渐向国际领先水平靠齐。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按产品出厂价计算,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372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02亿元,2021年至203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9%。 (5)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概况 主动脉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其中,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血液在真、假腔之间流动或形成血栓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临床症状,病死率极高。主动脉瘤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胸主动脉壁正常结构的损害,表现为主动脉局部或弥漫性膨胀扩张,且内径达到扩张前的1.5倍以上。可由主动脉夹层、创伤及感染继发而来。胸主动脉内血压及血流剪切力极高,成瘤以后若出现破裂,则出血速度和出血量非常大,死亡率极高。 目前我国治疗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方案主要为药物保守治疗、外科开放式治疗和腔内介入治疗。腔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临床治疗技术,是通过采用一系列介入器械与材料和现代化数字诊疗设备进行结合的诊断与治疗操作。 近年来,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等优势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1年全球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达17.8亿美元,在全球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速产品迭代的驱动下,预计全球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增长至32.3亿美元。 由于我国主动脉介入领域相关疾病的筛查率、就医率相对较低,从主动脉介入手术量与相对应人口总量的比例来看,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市场规模较国外成熟市场亦差距相对较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我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尚处于发展初期,按产品出厂价计算,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为24.0亿元。 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经验的不断提升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持续提升,且随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研发加速,产品更新迭代逐渐加快,企业市场推广和培训深入医院,产品渗透率和产品市场规模均将不断提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预计到2030年,按产品出厂价计算,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3.1亿元,2021年至2030年整体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7%,其中到2030年胸主动脉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2.9亿元,腹主动脉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2亿元,胸、腹主动脉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53.2%和46.8%。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达到49,217台,其中胸主动脉手术32,526台,腹主动脉手术16,691台,手术量比值约为2:1,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患者不断增加,预测未来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仍将持续增长,预计2021年到2025年整体主动脉复合增长率20.6%,2025年到2030年整体主动脉复合增长率为11.6%。 (6)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情况 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是指因外周动脉局部狭窄或闭塞导致身体局部缺血的疾病,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会引起间歇性跛行、腿部或足部皮肤发冷、慢性疼痛和坏疽等症状。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及静脉受压等引起的血流受阻、肢体肿胀等一系列病症。 目前,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式。其中介入治疗通过相关介入器械的应用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势,产品主要包括球囊、支架、斑块切除、取栓导管、CTO开通器械等。 ①中国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器械市场分析 球囊成形术和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是目前针对外周动脉闭塞的两种主要非手术治疗方式。外周动脉使用的介入器械主要包括外周动脉支架、球囊扩张导管、远端保护器、导引导丝、导引导管等。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将不断增长。随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不断增加,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支架和球囊市场也将不断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按厂家出货量和出厂价口径统计,预计到2030年中国外周动脉介入支架和球囊市场将增长至68.0亿元。 ②中国外周静脉介入治疗器械市场分析 相较于主动脉疾病,我国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发展处于更为早期的阶段。静脉疾病介入治疗所采用的器械主要以进口厂商为主,且在临床应用中,静脉剥脱等传统外科术式仍是治疗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等较为常见静脉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静脉腔内治疗介入器械的市场相对有限但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至2021年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0.1亿元,2017年至2021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2%,且该快速增长的态势将随着静脉介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增长进一步快速攀升,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9亿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5%。 (7)肿瘤介入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亿欧智库预测,2021-2025年,中国肿瘤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从109.1亿增长至175.7亿,年复合增速12.7%。 (8)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从事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医疗器械高值耗材领域,属于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及技术,公司主营业务对应的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有着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管理规定,从研发立项至获得国内外市场准入许可周期较长,一般为5-10年,企业需要通过长期的过程积累产品专业技术和科研开发能力。同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产品的制造工艺等要求极高,需要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设备,对于缺乏符合要求的工艺设备和缺乏长期工艺技术经验积累的企业很难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因此,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竞争力,行业进入壁垒高。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目前,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心脉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已经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已发展成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2023年,在中国主动脉介入治疗市场上,心脉医疗仍具备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除头部企业外,市场中其他竞争者体量小、数量少,市场竞争格局清晰。 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目前国内市场基本由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等国际先进企业占据。公司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已经较早布局,心脉医疗的CROWNUS是国内第一个获批的外周动脉支架,并且,公司成功开发出包括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一系列的相关产品,Vfower静脉支架及输送系统、Vewatch腔静脉滤器、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已逐步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布局,但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尚存一定差距。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主动脉介入领域,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累及弓部及升主动脉的病变、累及腹主动脉重要分支的病变、入路极度狭窄和扭曲的病变、支架远端破口的处理等难题。因此,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方向主要集中在开发能解决弓部病变的多分支支架系统、超细导入外径的支架系统等产品,适应于更多患病群体。公司自主研发的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2019年获批的Minos腹主动脉支架是目前国内市场输送系统外鞘直径最细的腹主动脉支架产品之一;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处于单中心临床随访阶段,并已在瑞士成功完成海外首例临床应用,更多研发项目均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在外周动脉领域,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是病变长度长、下肢血管迂曲并易受到肌肉组织的运动影响,故下肢动脉裸支架植入后,支架的受力情况复杂,远期断裂率较高,从而导致血管再狭窄。所以,对于外周动脉血管疾病,微创伤介入器械的发展趋势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下肢血管病变开通困难以及术后再狭窄率高的问题。公司自主研发的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可以有效减少下肢狭窄病变扩张后的再狭窄问题,目前,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目前已实现上市销售。同时,公司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栓塞弹簧圈及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在内的一系列外周动脉产品也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在外周静脉领域,下肢静脉血管闭塞、狭窄或静脉瓣功能不全导致的血液回流障碍以及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是当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一般采用静脉取栓、髂静脉支架、静脉瓣修复等治疗方式,均属于近年来推出的新技术。公司目前已经启动腔静脉滤器、静脉取栓装置等多款产品的研发工作,其中,髂静脉支架系统已提交注册,腔静脉滤器及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均已成功完成首例上市前临床植入,预计公司上述外周静脉领域相关产品将于未来两年内陆续获得产品注册证,届时公司将基本完成在外周静脉领域相关产品的布局。 在肿瘤介入领域,公司专注于通过人体外周血管介入方式用于肿瘤治疗用途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在研产品包括TIPS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系统及多款微球产品等。公司TIPS覆膜支架系统采用覆膜切割支架组合编织支架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径向支撑力和柔顺性,可保持良好的支架形态和通畅性,降低了支架植入物内腔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和对血管的损伤,是国内首创且唯一一款覆膜切割支架和编织裸支架复合设计的TIPS覆膜支架系统。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以产品和技术为导向,坚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逐步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角色转换,致力于成为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自研产品阻断球囊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注册资料。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提交注册资料。AegisII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胸主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处于单中心临床随访阶段,临床表现优异。主动脉限流破口支架处于单中心临床试验随访阶段。外周业务领域,静脉方面,Vfower静脉支架及输送系统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Vewatch腔静脉滤器及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动脉方面,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均处于注册阶段,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肿瘤介入方面,微球类产品处于上市前临床植入阶段,HepaFowTIPS覆膜支架系统已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目前处于临床随访阶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提交专利申请693项,累计已授权的境内外专利合计310项,其中境内授权专利205项(包括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境外授权专利105项(均为发明专利)。报告期内,新增获批专利授权66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投入合计260,437,511.11元,占营业收入的21.94%,较上年同期增长51.18%。研发投入增加主要因公司加大项目研发及各级研发人员的招聘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2023年,本集团多个研发项目成功完成首例人体临床试验,进入临床阶段。因此,本报告期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增加,较上年同期增加152.10%。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稳定、专业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富有创新力和共同价值观的优秀管理团队。公司主要经营管理层人员均拥有超过10年以上的医疗器械行业从业经历,除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之外,还具备丰富的医疗器械行业管理经验,对医疗器械产业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管理,再到营销网络建设及布局等方面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2、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自主培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人才储备,目前已经组建了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团队,拥有一批研发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劲、专业构成多元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专业技术人才。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人员人才储备,加大研发人员招聘力度,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266名,相较于2022年度增加43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9.30%,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152名,占全部研发人员的比例为57.14%。研发人员专业背景覆盖材料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药学、药物制剂、纺织工程等多种类学科,多学科融合的人员配备能够满足公司不同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 公司建立了成熟的项目评估体系,定期跟踪、收集各类行业数据信息,并通过分类分析,及时评估公司现有技术与患者需求,为公司制定近期和中长期产品开发战略提供依据。公司定期对正在研发的新技术进行评估,开展技术交流、产品阶段评审等活动,积极倾听医生、患者的临床需求,深度挖掘医生临床痛点,通过综合分析患者需求、技术、注册临床、生产等多方面因素,开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性产品。 3、领先的产品创新能力 公司掌握了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系统的核心设计及关键制造技术,依托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并成功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为细分领域内医疗器械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201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针对具有我国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截至目前,公司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共有8项进入上述通道,进入特别审批通道的产品数量排名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4、深度覆盖的营销网络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泛运用于国内各主要终端医院,公司在经销商数量、终端医院及销售区域覆盖能力上都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公司已在诸多二、三、四线城市进行了营销渠道布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消费的不断升级,该等地区未来微创伤介入治疗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可在市场扩容过程中率先受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进入全国2100余家医院,主动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排名国产品牌第一。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推进前述创新性产品在国际业务市场的开拓力度。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目前已销售覆盖31个国家,业务拓展至欧洲、拉美和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16个国家;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土耳其等国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19个国家;HercuesLowProfi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21个国家;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在巴西实现首例植入。 5、先进的质量管理及生产制造水平 公司严格按照YY/T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ENISO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64号公告)等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研发、临床与注册、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公司于2017年通过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的ENISO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公司掌握了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核心设计及制造技术。公司引进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制造支架及球囊导管的生产设备,形成了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微创伤介入医疗产品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产品研发及注册风险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研发周期较长。为确保公司持续保持研发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需在精准、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自主研发新技术及新产品。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可能面临研发方向出现偏差、新产品研发投入成本偏高、研发进程缓慢甚至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研发须经过设计验证、注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阶段,获得境内外相关监管机构颁发的产品注册证后方可上市销售。由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前置程序较多,周期较长,公司可能存在新研发产品无法及时完成注册的风险,进而延缓产品上市推广进程,并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行业内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未来可能会不断涌现出创新产品和技术。虽然公司建立了一支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但是如果未来不能持续跟踪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现有产品进行及时更新迭代,将会对发行人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行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公司过往发展得益于拥有一批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人员构成相对稳定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研发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国内相关行业起步较晚,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能否维持现有研发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盟,关系到公司能否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以及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公司的人才培养、引进不能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甚至发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形,则可能导致产品技术泄密、研究开发进程放缓或终止的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生产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中,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如美敦力、波科等竞争对手整体上在我国市场中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回报可能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如果将来公司不能在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或上述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改变市场战略,采取降价、收购等手段抢占市场,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毛利率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目前国内医院主要通过省级采购平台进行采购。省级采购平台负责接受国内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和进口医用耗材国内总代理商的产品申报或直接投标,并对其进行资质审核或产品评审,最终确定采购平台中的挂网(或中标)品种和价格。公司在参考终端价格的基础上制订自身的出厂销售价格,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相对稳定。若公司未来未能紧跟行业发展,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或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产品市场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等风险,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3月13日,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对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进行集中采购。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2023年4月28日发布《关于开展19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报价工作的通知》,对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在内的19种产品开展集采,公司成功中选。国家正在推行的集中采购政策也会对价格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3、经销商销售模式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经销模式进行销售。经销模式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的销售模式,对提高产品市场推广效率、提高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可能出现部分经销商市场推广活动与公司品牌宗旨和经营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或者经销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甚至出现公司与经销商发生纠纷等情形,可能导致公司品牌及声誉受损或产品区域性销售下滑,对公司市场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4、重要原材料的采购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医用镍钛金属、PET高分子材料、合金显影点等。鉴于公司主要产品为受严格监管的医疗器械,为保障产品质量、性能和采购来源的稳定性,公司部分原材料从欧美等国家或地区进口。公司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国内可以满足公司原材料采购需求的供应商数量较少。若未来境内供应商出现生产经营困境,无法向公司提供原材料,则公司需要向境外供应商采购相关原材料,因进口原材料价格一般高于国产原材料价格,可能出现采购价格上升、采购周期变长等情况,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若未来境外供应商所在国家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公司也可能面临采购价格提高、供货不及时、甚至可能出现断供的情形,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1、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的无形资产主要由非专利技术、软件构成,此外还包括土地使用权。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12月末,公司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062.15万元、7,607.48万元、21,929.35万元和20,762.7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41%、4.34%、10.99%和4.89%。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等因素致使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将对公司盈利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开发支出由在研产品成功完成首例人体临床试验后的研发投入资本化形成,相关研发投入自产品临床结束申请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时停止资本化,开发支出将转入无形资产,并进行摊销。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12月末,公司开发支出分别为4,151.31万元、4,010.37万元、5,109.34万元和13,864.6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02%、2.29%、2.56%和3.27%。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等因素致使开发支出发生减值,将对公司盈利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2,186.39万元,主要为对 OptimumMedicaDeviceInc.投资,公司对其持股27.63%,构成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若OptimumMedicaDeviceInc未来经营状况恶化或发展不达预期,公司对OptimumMedicaDeviceInc的长期股权投资将存在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资产状况及盈利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2、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9.78%、78.05%、75.18%和76.45%,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主要受新产品持续推出带来的产品结构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场地搬迁等导致的阶段性产量减少等因素影响。 若未来宏观经济、国家相关政策及市场竞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或原材料采购价格等遭受重大不利影响,而公司未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工艺革新、扩大生产规模等降低生产成本、未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公司可能面临主营业务毛利率发生较大波动、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3、税收优惠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优惠。公司分别于2018年11月2日及2021年11月18日取得编号为GR201831001199和GR202131002383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公司自首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年度至2023年度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若公司未来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或者国家取消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则公司不能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进而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六)行业风险 1、行业政策或标准变动风险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受到国家药监局等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近年来,伴随国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在行业标准、招投标、集中采购、流通体系等方面出台诸多法规和政策,包括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DRGs付费政策等,对行业发展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2021年6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1〕31号),为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供了总体规范和要求。2023年3月13日,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对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进行集中采购。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2023年4月28日发布《关于开展19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报价工作的通知》,对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外周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在内的19种产品开展集采,公司成功中选。公司始终密切跟踪国家监管动态,适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深入研究国内外质量标准并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但若相关政策在公司所在领域内落地实施或标准发生预期之外的重大变化,致使公司产品或经营模式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或公司未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产品质量及医疗纠纷责任风险 公司产品应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医疗器械产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尽最大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公司产品主要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手术,产品质量、产品选用适当性、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影响手术的成败,若使用公司产品的手术出现问题而导致医疗纠纷,其原因和责任归属未能明确界定的,不能排除公司面临诉讼、仲裁、赔偿或负面新闻报道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司市场声誉受损,进而对公司产品销售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七)宏观环境风险 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原材料的采购以外币进行结算,随着公司未来海外销售和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将会引起以外币计价的公司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波动,外汇收支相应会产生汇兑损益,进而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8,720.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3%;营业成本27,957.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费用化)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14%、19.58%、25.70%;实现营业利润57,385.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9,243.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8%。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目前,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以美敦力、戈尔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心脉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断深化,相关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从而推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持续扩容。 (1)行业政策不断出台,国产替代逐步加速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都将医疗器械发展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地位。 国家层面频频对医疗器械产业释放政策红利,为高性价比和高技术含量的优秀国产品牌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包括分级诊疗制度引流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政策鼓励国产器械优先采购,遴选优秀产品建立标杆等,具有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竞争优势逐步凸显。 而在研发层面,国家推出创新产品绿色审批通道,鼓励提升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随着国产医疗器械厂商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不断过大,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潜力巨大,进口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2)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检出率、渗透率提高,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逐步提升,全民健康体检意识不断提高,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检出率逐步提高、手术量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治疗渗透率相比国际成熟市场仍然较低。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品牌技术和安全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将不断提高,治疗渗透率将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市场容量提升空间巨大。 (3)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支出加大,医保改革向深向广,医疗需求增加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2023年最新数据,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占15.4%。较2022年均有较大提升。2022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据测算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受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我国居民疾病谱正逐渐发生改变,高血压、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人数持续上升并呈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疾病谱改变使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心脉医疗始终关注每一位用户的切身感受,以“为治疗血液循环疾病提供可及性真善美全医疗方案”为使命,以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全球领先新兴高科技医疗集团为公司长期愿景,始终把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放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对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在保持并巩固主动脉血管介入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持续开发与完善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领域的产品线布局,通过开发更多具有技术及价格竞争力的新产品,进一步降低相关领域的国内医疗成本,并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最终成为主动脉与外周血管介入领域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公司。 (三)经营计划 未来,公司将紧抓国内外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持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并发挥公司在研发、技术、制造、质量、产品、市场、渠道、服务等多方面的经营优势,不断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以期实现持续健康的增长。 公司将继续坚持聚焦主业,有序推进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优化生产以及管理效率,以期营业收入和经营业绩能够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的整体经营计划如下: 1、创新及研发计划 公司将继续紧跟临床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完善产品线布局。公司快速推进其他新技术与研发项目的储备,主动脉业务方面,阻断球囊计划获批上市,Cratos将于年内完成注册递交,其他多款主动脉产品将按计划积极推进;外周介入及肿瘤介入类业务方面,腔静脉滤器、静脉支架、新一代裸球囊、穿刺套装等多款产品计划于年内上市获批。 公司未来将在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领域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及资金,通过自主研发及投资并购等策略,从高端产品入手,着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够有效解决临床痛点的产品进行重点研发,尽快在外周血管领域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2、市场开发计划 公司将充分发挥已有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大营销网络覆盖力度,提升营销网络的区域辐射能力、学术推广能力及地区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产品渗透率,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国内市场方面,为了配合国家医疗资源的持续下沉、大力开发县级医院市场的策略,同时结合未来几年多个新产品的上市规划,招聘与培养优秀的技术及销售人员,为公司拓展产品销售规模、开展市场宣传和医生培训提供有力保障,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并全方位加强公司品牌推广,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全球范围内区域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并推进部分现有主动脉及外周介入产品在欧洲、拉美、亚太等国家的市场准入和推广工作。同时,公司将专注于收集和分析已上市产品在欧洲市场的临床数据,以及积极推动创新产品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前临床试验。此外,公司还将致力于医生教育交流,促进海外医生以及国内医生的互动与学术分享,以提升国际市场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推动公司产品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和销售。 3、扩大产能和降低成本计划 随着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公司未来发展和市场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将更加注重产品细节,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并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开拓与应用,进一步加强公司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有效应对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场地及管理费用增加等不利因素。 4、人力资源计划 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公司将继续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现有人才队伍基础上,继续引进营销及学术推广、研发、临床、生产、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公司将通过建立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机制,助力内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留住人才,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培养、评价和监督机制,培育业务能力突出、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构筑公司长期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同时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成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5、投资与并购计划 公司将根据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结合具体运营需求,充分考虑自身在资金、技术以及管理上的优势和不足,积极学习海外标杆企业经验,本着对股东负责、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的基本原则,在条件成熟时,适时选择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相关的资产标的作为投资、并购的对象,以期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前沿技术、巩固并提升现有业务,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公司产品线布局,为公司提供外延性的增长动力。 6、公司治理 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实现决策科学化、运行规范化。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并梳理新业务管理流程,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高效管理目标,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四)其他 一、公司治理相关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和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不断完善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规范公司行为。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包括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根据《公司章程》及公司内各项制度规定的权限、职责和义务,积极履行各自职责,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三会一层”职责清晰,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符合中国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规定的要求,公司治理具体情况如下: (1)关于股东及股东大会: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规定和要求,规范实施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以及表决程序,平等对待全体股东,确保股东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召开一次年度股东大会、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为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及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2)关于公司与控股股东:公司具有独立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公司具有完整独立的业务体系及面向市场开拓业务的能力,独立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系统。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各机构独立运作,独立行使经营管理职权,重大决策按照《公司章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决策。 (3)关于董事及董事会: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流程选举董事,公司董事的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修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及《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公司董事均能认真按照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勤勉尽责的履行职责和义务,涉及需回避表决事项时,关联董事均回避表决,决策程序合理合法、合规客观。独立董事能够独立履行职责,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均能发表独立意见,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董事聘任符合法定规定程序。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各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各自的专长在重大事项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年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均由董事长召集、召开。 (4)关于监事及监事会: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运作。公司设监事会,由3位监事组成。监事会设主席1位。全体监事认真行使监督职能,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年召开监事会会议9次,均由监事会主席召集、召开。 (5)关于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建立了完备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各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程序公开、透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关于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制度的规定,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披露公司相关信息,并通过指定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进行定期公告及临时公告的披露,并做好信息披露前的保密工作及重大事项的内幕知情人登记备案工作,切实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积极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7)关于投资者关系:报告期内,公司修订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在制度的规定下,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积极拓宽与投资者沟通的渠道。公司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投资者热线、传真、电子邮箱、业绩说明会、各大券商策略会以及投资者现场调研等方式回复投资者疑问,积极与投资者联络,加强信息沟通,促进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提高公司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