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接盘公立门诊的民营儿科,下一站健康管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18 21:43

行业研究

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国家舆论与社会思潮的引领,都使得儿童健康医疗消费走上了互联网大健康的舞台中心。

家庭医疗健康是一个支脉很多的大产业,而儿童健康医疗又是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中刚性、高频的需求模块,在如今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更能吸引消费者支出投入,以及资本的青睐。

据新世纪医疗招股说明书披露,2010年至2014年,中国儿科医疗市场总收益由416亿元增至7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6%,且预计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840亿元,即2014年至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7%。

面对这一富于想象力的医疗细分领域,医药、人工智能、互联网公司、地产、保险等新老行业巨头,都蓄势待发,或先或后布局儿童医疗健康领域。

然而,资本的进入不是一帆风顺,业务也不能一“买”了事。就目前情况来看,新成立的民营医疗机构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影响的深化,这种供需失衡的状况会愈演愈烈。

据国家卫计委相关统计显示,在中国,0-14岁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20%,而目前儿童专科医院仅有99家,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0.01%。

如何打通儿童诊疗业务与泛健康板块的盈利共融,将成为考验每一个新晋儿童健康领域从业者的最大难题。

指导 | 李筱姝

撰文 | 朱绍岳  肖树

统筹 | 林兰枫

一.行业背景

1.需求倍增

1)人口结构的变迁,1983-1992是中国的生育高峰,新生儿出生率一直在10%以上,这批婴儿潮出生的人群如今步入结婚生子的年龄,于是新生儿及儿童出现;

2)二胎政策的松动进一步促进了生育,这也增加了需求;

3)社会养育意识的变化,这批独生子女生育后代,更倾向于选择精细化的养育方式,相对应的就是对于儿童类的服务质量整体提升。这在儿科医疗领域尤为明显,家长更愿意去选择优质的儿童医疗机构。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我国人民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儿童医疗行业,包括儿科医生、儿童用药以及儿童医疗器械等多个泛健康医疗方向的需求急剧增长。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儿童共有2.23亿,占全国人口的16.6%,其中0~8岁儿童有1.3亿,占全国人口的9.9%。然而,儿童专科医院仅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38%,儿科床位占全国医院总床位数的6.4%。儿童医院数量少。

在区域分配上,儿童医院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西部地区儿科医疗服务资源严重紧缺,区域分布不均。

此外,儿童专供类药品稀缺,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厂家多数为计划经济年代就存在的国有控股企业,品种老化,营销转型缓慢,品牌意识薄弱。

在家庭医疗需求中,儿童医疗健康极受重视且频次较高,却面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严峻局面,成为分级诊疗中最急切从大型医院中剥离的医疗需求。

家庭医疗健康消费其内部本身也存在着诸多支线,而儿童医疗健康更是家庭消费中最前端的服务线。因此,对儿科等儿童医疗需求的重视和解决,就成了家庭医疗大消费中的重要细分赛道。

2. 儿科服务由于各种困难,在综合医院被边缘化。

我国医疗机构儿科床位数匮乏由来已久。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床位2005年占全国总床位比例为5.6%,2013年也是5.6%,而我国14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比例是16.5%。儿科床位虽然说这些年有增加,但是占的比重始终是5.6%的水平。

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渐渐萎缩,儿童药物严重不足,儿科医生正逐渐撤离岗位。此外,儿童药物缺乏导致的“无药可用”、“用药不当”,特别是临床“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滥用引发的药源性疾病,以及一些重要儿童疾病缺少权威指导等问题也都危及儿童健康。

在公立医院运行主要依靠药品、检查收入的背景下,因为儿童用药量少、辅助检查少、收费项目少,医疗收入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儿科日益沦落为医院的“边缘”科室,缩减儿科病床的有之,取消儿科病房的有之,撤销儿科的亦有之。有人甚至提出:“综合医院儿科不断‘萎缩’乃至被撤销是大势所趋。”

3.医疗资源供给能力缺失

面对不断高涨的儿科等儿童健康医疗需求暴增,传统公立医疗资源显得捉襟见肘,有心无力。公立医院医生负担重,健康宣教人手和资源不足,医院没有时间去做院外场景的服务,这给一些平台的产生造就了机会。作为医院的有力补充,非公儿童医疗健康机构能够突飞猛进,也是踩中了这个节点。

引人注目的是,儿科医生已经不再从事原有专业,开始了“转行。”“10个儿科医生9个后悔”成为医生们的共识。即使国家已推出定点执业、分级医疗等一系列改革,儿科医生目前也只能在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间“平移”,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增长乏力。

中华医师学会儿科分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童医生的1.68倍,但收入只占成人科医生的76%。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目前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配备0.43位儿科医生,这一数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每1000人配备2.06名医师的水平。

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1.8万人,每千名0岁至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而美国的这一数字为1.46人。

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数据显示,若以10万医生数量估计,服务2.6亿0岁至14岁儿童的话,平均每2000名儿童才能拥有1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

中国儿科人才稀少的原因有几方面:

1)儿科专业招生少,儿科医生的供给相应减少;

2)儿科医生在学术和事业上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比如申请国家自然基金要与成人科竞争,机会相应的就减少;

3)儿科用药量少,以药养医的背景下,儿科收入低,工作量大;

4)儿科沟通的复杂性,儿科医生往往需要面对多名精神紧张的患儿家属(包括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常见的医患沟通困难在儿科更为严重。

4. 妇幼、儿童实现业务交叉

在我国,大型医院以及目前的私人高端医疗对妇幼科室是进行分开设置的。但在我国医院建设发展的历史上,由于妇女儿童在孕产、生育、抚养上的关联性特征,结合妇幼科室的妇幼保健院非常常见。保健院设置主要解决妇女儿童群体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以及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致死原因,同时,也和早先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而目前,妇幼保健院的科室设置在家庭社区诊疗中,妇幼科室结合的传统也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因此,妇科与儿科有着天然交叉的优势。儿童由于其低龄化特点,亲子交互层面也存在着更大的增长空间。目前,许多民营家庭医疗机构,多将妇幼儿童进行了业务板块上的整合,意图实现并行盈利。

此外,和睦家、和美医疗等多家中高端民营儿童医疗机构也将妇科、儿童医疗进行内容捆绑。而育学园在线下连锁门店推广中,也将妇科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并宣称只有在加入妇科业务,打通妇幼和儿童板块之后,才会进行大面积的线下连锁门店铺设。因此,妇幼、儿童双线并行,或将成为儿童医疗服务下沉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点。

二、政策分析

从总体政策的层面来看,目前大趋势是:鼓励向民营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推动原来集中在公立医院的资源将逐步分化到市场里去,包括医生的多点执业、分级诊疗、设备采购等。

此外,除了政策上游端,在儿童医疗保险方面,国内仍然是基本一片空白。我国至今也没有单独的儿童医疗政策,有关儿童的保障包含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中。而儿童商业医疗保险,又存在与当下家庭医疗(尤指儿童医疗方向)的对接融洽度问题。这也给了贯通医疗与金融保险消费市场的机会。

在中央顶层制度设计之外,重庆、杭州、深圳等各地也在针对本区域作儿童医疗行业发展的下沉,推进儿科医生、社区儿童医疗等资源进一步下沉。但公立医疗资源毕竟有限,依靠单纯的公立资源无法弥补和完善儿童医疗细分赛道极大的市场缺口。政策既出,只求市场良方。

综合来看,这些中央或地方政策具有以下五大指向: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医院环境;

二要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要加大力度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四要建立配备完善的儿科医院,鼓励引进社会人士和民营企业参与兴建儿童医疗机构;

五是建议卫计部门对全区医疗服务发展做中长期规划。

三、市场现状

一方面是现有公立儿童健康医疗行业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一方面,民营产品进入儿童医疗市场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门槛。

目前来看,与口腔医院和眼科医院等专科性医院的高速发展和膨胀不同,社区医院中的传统儿科产品,以及儿童年龄段的专门性疾患问题的医疗健康机构,仍然处于较为稀缺状态,同时,儿童患病率的增长,也迫切要求市场进行改变。

1. 执业资格受到限制

民营儿科连锁诊所需向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对诊疗科目范围有严格约束。此举一方面规范了市场执业方的资质水平,但一方面也限制了行业从业者想要实现规模化推进的可能;

2. 行业人才资源紧缺

人才壁垒意味着企业在专业技术、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现阶段,中国高等儿科医学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并且,传统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目前来看,对于一个仍然极端依赖医生个人技术水平的儿童健康产品来说,挖掘可靠的医生资源也成为后发入局产品所亟需解决的痛点。

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机会,吸引医学专业人才为己所用,是该领域新进入者要面对的挑战。

3. 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采用连锁化经营儿科连锁诊所,以期实现快速扩张的专业医疗机构目前并不多。单纯的加盟店形式并不能提供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付费医疗服务,从而在用户留存上存在天然瓶颈。

儿科连锁诊所作为一种重服务质量的业态,与眼科、口腔诊所等高度标准化、高度依赖器械的医疗服务机构有较大不同。SaaS 管理模式的引入,仅在番小茄等少数企业产品中能见到,大部分仍然采取较为传统的线下加盟和铺陈方式,起效慢,推广难。

4. 品牌认知存在障碍

与其他商品服务在推广上不同,医疗服务依靠单纯的广告推销无法实现真正的获客和留存,信任度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但如果能够开放思维,以知识付费和头部品牌IP进行“侧面佯攻“,或许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育学园就是典型。以”崔玉涛医生“作为其营销重点,在微信公众号和腾讯视频等综艺节目进行内容分发,从而实现中产家庭父母圈层中的有效传递。而这类消费者有自发、天然的社交传播渠道,这种消费者的认同行为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一旦形成,就很难迁移,这是行业后进入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行业破冰者成功之后的重要稳定资源。

5. 线下商业辐射半径有待提升

以社区化进行主打的儿童健康医疗服务,其线下重点就是要能够实现短距离的周边覆盖。

目前,常见的选址方式有两种:一是以社区进行地理资源扩散,即选择中产阶级聚集居住的中高端小区,且附近有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这种选址天然有获客优势。另一种是以人流中心进行向外扩散,即选择人流旺盛的中高端的商圈。

由于线下铺店一旦便利位置被占据,后发企业可能要面对极大的竞争和挤压。因此,开拓更多使用场景,包括复合利用早教、婴幼儿护理等,实现单一场景多元功能并存,也是中小创新企业实现线下开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可以实现多样化盈利。

由于新生代父母对儿童健康的高关注度,儿童医疗的概念和方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患病诊疗这一方向,从儿童日常预防,到儿童健康护理,儿童诊疗,儿童保健等前后一整套的儿童健康产业链。

在儿童药品市场方面,最近长春、武汉两家公司的“儿童疫苗案”举国哗然,引起社会舆论热议。紧接着不少药被强制修改说明书,强调儿童禁用。一方面,儿童药不但短缺而且市场混乱,使得新生代父母对儿童药品的使用怀疑度倍增,低药性的儿童护理保健产品开始走上台前,借助互联网端口的大面积铺设和社区医院(连锁方式)的渠道,实现了快速增长。

6. 上市公司追捧却遭泼冷水:成本高,盈利难,监管重,“外行“入局不能一”买“了事

据《亲子商业志》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先后有至少19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妇幼医院领域。

而布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复星医药通过联合收购高端医疗和睦家母公司美中互利,实现间接进入;康美药业则与通辽妇幼保健院等公立医院合作,以PPP模式进行控股合作。

从这些上市公司的背景来看,布局妇儿医院的以产业资本为主。而随着民营医疗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医疗资源供给的乏力,其他诸如财务资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妇幼儿童医疗健康领域。

在布局妇儿医院的方式中,自建医院由于技术沉淀壁垒高,投资成本大,盈利周期长,使得自建方式成为众多企业较少涉及的一种选择。有数据显示,自建妇儿医院的投资回报期长达7-8年,优质妇儿医院真正开始产生利润至少也需要5年时间。

相比其它上市公司,复星医药早在2010年就通过入股和睦家母公司美中互利由此进入妇儿医疗服务领域。并联合TPG对高端医疗和睦家的母公司进行收购,推动其在高端妇幼私人医疗方向的布局。

除了对业内高端外资民营产品进行收购外,复星医药还在2017年9月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投资,建设绵阳妇产儿童医院。双方也采取了公私合营模式(PPP)进行合作。

然而,PPP模式并非万能良药,投资布局也不是一“买"了事。2015年底,汉森制药就“尝鲜”投建妇女儿童医院。据了解,汉森制药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8亿元,投建宁乡妇女儿童医院、益阳妇女儿童医院。其中,宁乡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床位500张左右,称预计2017年投入运营。但是2016年8月,汉森制药就发布公告称,终止了这一项目的继续进展。究其原因,汉森制药利用PPP模式建设的妇儿医院最终没有通过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此外,绿景控股此前也计划募资百亿元布局妇儿医疗服务领域,2015年3月,绿景控股与北京儿童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并拟向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募集资金10亿元、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儿童遗传病医院9.6亿元。然而这一合作项目,在2017年11月以绿景控股与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科所宣布双方终止合作而告终。

利用传统公立医院丰富的医生和技术资源进行合作,在起步阶段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合作过程中,双方也没有进行紧密的资源捆绑,而企业也缺少对医院的专业化管理,没有推动传统妇幼医院的运营模式创新,那能否发挥真正发挥民营企业的行业“鲇鱼效应“,可能要打上问号。

此外,以PPP快速进行产业布局,仍然面临者监管和政策风险;而这种方式能否实现家庭医疗这种对覆盖面要求极高的行业需求,恐怕也是行业所必须解决的重难点。

四、产品类型与商业盈利模式分析

目前来看,市场上的儿童健康和医疗产品主要分为以下方向:

1. 大型民营全科医疗连锁机构旗下儿科

此类产品一般体量巨大,因为以儿童和妇女婴幼儿为主要用户群而做成大体量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行业资源和技术堆积,因此,这类产品也与公立医院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渊源。典型包括新世纪医疗(旗下包括新世纪儿童医院、新世纪妇幼医院)、和美医疗、美中宜和医疗、和睦家医疗、强森医疗、卓正医疗等。

【案例1】北京新世纪医疗集团

北京新世纪医疗集团是北京第一家提供全面儿科和妇产科的私立医疗机构,同时,早在2002年就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成立了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是国内首批公私合营医院之一,也被业内视为是公私合营办医的范本,在行业内属于先拔头筹的产品项目。

新世纪医疗的投资总监贾晓锋表示,集团旗下诊所的面积均值约为200-600平米,未来两年新增5家诊所即约3000平方米,诊所面积将增加近一倍。此外,未来三年该集团将增加一家床位数不少于100张的医院,到时集团旗下医院的床位数将由现在的200张左右扩大至300张。

同时,旗下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等产品也打通了去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空间,与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安联保险等多家商业保险机构进行了充分合作,在诊疗付费上打造了消费直通车,从而有效地将儿童健康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行业进行了充分嫁接合作,实现多行业多脉络发展。

自去年1月18日上市以来,新世纪医疗股价一路走高,累涨逾三成,包括中金在内的多家大行发布报告指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关键便在于其公私合营商业模式的扩张。

【案例2】美中宜和

美中宜和医疗则覆盖面更为广泛,将儿童健康医疗业务与妇产业务打通,实现了孕产、母婴、儿童三个时间紧密连结板块上的有效共融。美中宜和在远洋资本于2018年1月注资之后,也开始对儿童医院的布局,将原有的儿童门诊进行了扩大化和深入。

更为重要的是,美中宜和医疗充分利用医院场景,还与蜜芽宝贝(进口母婴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特卖网站)进行了合作,以医院为依托,针对其高端用户进行列电商产品线的布局分发。这也给了其他企业在场景付费内容多元化上开辟了新思路。

与此类似,和睦家医疗,作为早在1997年就进入国内的著名外资妇幼儿童医疗机构,也借助阿里和京东的电商平台,开辟了其电商产品,即标准化医疗付费服务,包括儿童体检套餐、儿童疫苗套餐、儿童健康管理套餐,从而实现医疗服务“产品化”,将付费环节尽可能地缩短。

当然,大型民营儿童医院类产品需要深厚的行业资源积淀,以及资本方的强势支持;在可复制性上,难度较大。

2. 立足都市商圈、社区的纯儿科连锁、单体品牌诊所

相较于大型民营儿童诊疗机构在技术和资本上的低复制性,将触角伸进家庭社区,主力解决儿童健康医疗中较前端化、专业化、局部化的问题,成为了许多线下纯儿童医疗连锁机构服务商的首选思路。这类方式也是目前最为典型和传统的民营儿童健康医疗产品,包括睿宝儿科、小苹果儿科、知贝儿科、唯儿诺儿科等。

从运营及盈利层面看,民营儿童专科诊所比较普遍的是会员制,然后依靠诊金,也就是收挂号费和咨询费来获取收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民营儿科要赚钱实现盈利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如下:

○ 民营儿科对医生的依赖程度高,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分走大部分诊金;

○ 儿科诊所中高端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高,消耗掉了大量的利润空间。

对比公立医院, 纯儿科诊所的客单价通常在五、六百元乃至千元以上,对于家长而言已经接近心理上限了,但毛利仍较低,基本在40%以下。

【案例1】知贝儿科

知贝儿科则将目光进行了聚焦,其产品线多贴近儿童诊疗较为前端的部分。从其产品线来看,包括儿童齿科、皮肤科以及儿内科等常见多发病情的诊疗,同时在其广东地区的门店中,还将育儿医学健康知识科普、儿童入园体检儿童发育检查等标准化健康医疗消费纳入其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医疗行业标准化消费的空间,有效地固定了用户的消费结构。

就其线上服务而言,还包括简单的线上医疗咨询以及育儿班,产品线上总体涵盖了线上线下,提供了网络流量接口。但主推渠道还是在线下实体服务。

【案例2】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是北京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大型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是北京北部地区唯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儿童医院,而且与国内多所知名医院包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合作,属于儿童民营医院中的龙头型企业。

京都儿童医院由于背靠光大控股、泰康人寿以及国开金融等众多资本方,因此在打通医疗与金融付费渠道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京都儿童医院已经构建成为了支持全世界众多医疗保险直付的领先的儿童健康医疗平台,付费方式包括保险直付和现金自付,而合作的保险厂商也包括万欣和、招商信诺、太保安联、GBG、欧乐、中意人寿、BUPA永诚、工银安盛、众大健安等众多企业,为高端保险客户提供直付服务。

3. 互联网驱动儿童医疗平台

此类产品以育学园为典型。目前而言,单纯的线上或是线下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中产阶级家庭对轻便化、一站式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只有打通线上线下所有环节渠道,才能尽可能地覆盖用户需求。其他类似产品包括妈咪知道、微医贝联等。

【案例1】育学园

育学园提供日常健康档案、网友互助育儿社区、专家在线指导、就医辅助、儿童健康医疗保险等服务。已经打通儿童妇幼健康教育+线上医疗咨询+线下门店诊所等线上下主要环节。以其线上APP“育学园”来看,业务板块包括知识付费、互动社群、(轻度)医疗咨询、儿童体征线上监测等。

而在线下,育学园于2016年底开业正式运营的线下诊所,仅用6个月时间就实现盈利。而据网络整体估算,2017年育学园包括APP的付费会员服务、在线咨询、电商、诊所等渠道全年共产生近1亿元收入,2018年预计收入将接近2亿元。

但据育学园线下门店运营负责人称,目前育学园线下诊所仍然集中精力将单店的经营和盈利做好,还不会进行大面积的连锁门店铺开。具体时间节点,可能将会是等到育学园加入妇产科,实现妇产科、儿科同步推进再进行线下大量推广。目前,育学园妇产儿医疗健康平台将形成“2+2”医疗机构矩阵,包括两家医院,即:育学园-璞至弘和妇儿医院、育学园-璞至善尔医院;两家诊所,即: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育学园璞至宜健门诊部。

育学园的线下门店的盈利模式,看齐了和睦家等高端私立医疗机构,诊金付费超出普通私立医疗机构,单项诊金基本高达千元,也是其盈利大头。而药费占比约3%-4%。

在线上线下连结环节上,育学园诊所的HIS系统会联动“育学园”APP,将患者的线上线下信息同步。

营销层面,作为以育学园创始人崔玉涛为主力营销IP的媒体思路,育学园APP 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用户。其微信公众号“崔玉涛的育学园”也已经拥有超过250万用户,根据新榜数据显示,其中头条平均阅读量为10万+。

同时,2018年5月31日,育学园与腾讯视频联手打造的育儿类综艺节目《谢谢啦!崔大夫》第一期正式上线。截至6月12日,《谢谢啦!崔大夫》播放量已突破1.3亿次。

此外,在线下营销方面,育学园还充分注重场景互动和叠加,育学园也会在诊所活动区定期举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我是小医生”等,一方面能够通过活动让小朋友不再过度排斥医疗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活动吸引更多的用户到线下进行体验。育学园还会与一些相关母婴服务机构、早教机构等建立合作,针对儿童的各个专科,如口腔科、眼科等,设立不同的活动主题,与患者建立连接。

【案例2】妈咪知道

2015年,妈咪知道App以较“轻”的方式切入母婴移动医疗行业,为用户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至今已累积约600万妈妈用户。2017年,随着妈咪知道儿科诊所首家旗舰店在深圳落地,妈咪知道创新性地打通了“线上+线下”服务闭环,百万量级的用户从线上导流到线下。

用户可使用妈咪知道App进行健康咨询,也可以到线下诊所接受医生面诊,看病全程可通过手机预约诊疗、查看检查报告、移动支付以及接受诊后随访。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打破了单纯治病求医的界限,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降低就医成本,并且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医疗服务公司,妈咪知道独立研发了一套“智慧e院”诊所信息管理系统(HIS onSaaS),该系统不仅能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科室、服务项目进行调整,而且能运用数据化管理提升医疗效率,为连锁诊所提供互联网级的管理服务。

此外,妈咪知道与上市公司合作,严格参照国际JCI认证医疗服务标准,共同打造出一套适合儿科的专属医疗服务准则,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医疗资源,提升诊所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操作水平。

每一家诊所落地之后,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人员培训、诊所运营都由专门的团队全程进行把控,通过总结各地诊所在实际运营中经验,不断完善这套标准化体系,使之既能快速复制应用到每家诊所,又能突出每家诊所的特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

妈咪知道APP已独家签约了3000多名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产科、儿科医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专业的运营团队为他们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医生工作室,全面帮助医生提升个人品牌。

其儿科诊所采用医生合伙人制度,全新的管理模式吸引了大批国内顶尖的儿科医生全职加入。目前,妈咪知道拥有30多名全职儿科医生,分别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知名医院。

妈咪知道先后拿到软银、晨兴、复星锐正、山楂树资本、周大福关联投资机构等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机构数亿元投资。目前,妈妈知道正在陆续连接商业保险,推出家庭医生健康计划等服务,构建一个更具活力的新型医疗体系。

【案例3】微医贝联

微医贝联通过在妇幼医院中铺设WIFI,为孕产妇提供挂号、排队等待系统、在线咨询等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基于医院、医生和母婴人员三位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母婴大健康数据平台公司。

微医贝联与我们上期关于家庭医疗的报告中所提及的禾连健康类似,以医院场景为切入点,并结合自有APP“微笑妈咪”,专注妇幼儿童健康服务管理,并通过线上的妇幼儿童健康大数据管理,进行医患资源再匹配,解决前端的医疗咨询服务以及常规的疾患预防和健康管理等需求。

4. 儿童专科医疗服务机构

儿童齿科、眼科作为儿童医疗的重点区域,也成了行业黑马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做单纯的线下儿童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固然有些困难,而如果把视野缩小到某一专科上,则显得大有可为。

儿童口腔诊所、儿童康复诊所、儿童中医馆、儿童发育诊所、儿童眼科诊所、儿童心理诊所等亚专科产品纷纷显现,典型包括极橙齿科、青苗儿童口腔、悦呼吸等。

【案例1】极橙儿童齿科

极橙儿童齿科虽然是专业化的儿童齿科医疗机构,但其打造的卖点则是“去医疗化”。由于大部分齿科对儿童客户在覆盖面上的不足,以及儿童在看病过程中好玩、好动、不易规范接受医治的年龄化特点,极橙儿童齿科注重将儿童游戏娱乐与之结合,在上海门店中,充分利用门店场景,塑造儿童游乐化设施,同时,由于其产品线仅针对儿童,更加专注,因此能够在上海私立诊所市场的近3000家竞品中脱颖而出。

由于其很好的解决了中产家庭对儿童齿科预防保护的医疗需求,因此在客户依赖度和粘性上,以及盈利层面,已初见成效。目前,仅上海一处门店诊所,平均日接诊量大约在15人,周末大概翻倍,客单价大约在1500-2000元,而之前在天津投放的诊所门店,已经实现盈利。

【案例2】青苗儿童口腔

青苗儿童口腔是典型的以线下连锁儿童口腔诊所的专业化服务模式,同时还提供了加盟连锁的方式。儿童口腔问题作为一个常规化的现金流盈利面,获客市场方面问题不大,线下铺店才是主要发力点。而通过加盟和自营的双重方式,也是当下最为常见的方式。

【案例3】悦呼吸

悦呼吸针对儿童哮喘类问题,此类问题高发且急性,目前专门向的儿童社区医院尚无较多独立开展业务的机构,这正给了悦呼吸以快速发展的机会。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线上的互联网体征检测服务,进行实时监测,以前期的医疗咨询为切入,并联合欧姆龙等硬件设备厂商,打通硬件、医疗咨询和线下诊疗三条服务线。

5. 儿童大健康周边服务

此类产品与传统地主打儿童医疗和家庭医疗不尽相同,更接近于大健康的服务概念。由于新时代中产家庭父母对儿童药物和医疗手段诊治手段的部分抵触心理,低药性,乃至无药性的儿童健康理疗等大健康服务得到了市场的一定程度的认可。典型产品包括番小茄、霖隆儿童调养馆、季群小儿推拿、健儿康童以及童话邦等。

【案例1】番小茄

番小茄是以小儿推拿为主打的儿童大健康概念产品,是首家以数据化管理和标准化运营为一体的小儿推拿连锁机构,目前已形成以线下门店服务、线上内容推送、健康档案系统三部分为主的小儿健康生态闭环。番小茄利用SaaS系统打造儿童健康管理新业态,也给线下加盟连锁机构注入了一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产品服务,从而减少不同区域用户在产品服务品质上的差异化感受。

“儿童低药生活”也是番小茄主打的营销卖点,其主推小儿推拿,以解决儿童积食、感冒、便秘、咳嗽等易见的多发性健康问题。

【案例2】童话邦

童话邦将自身定位于“3-6岁阶段的膳食健康管理平台”,概念上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儿童家庭医疗和健康的概念。但同时借助了SaaS化的模式,以膳食健康为基础搭建幼儿行业全方位新型产品,依托家长、老师、园长、保健医及妇幼保健院五大用户群体,构建所谓的“膳食健康管理平台”。

从产业链条上看,童话邦的定位已经属于儿童健康管理层面了,属于较为末端的方向;但是,也正因于此,使得其付费方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单纯的儿童健康诊疗想要实现付费盈利,必须要在线上标准化服务和线下专业化服务上下功夫,而这正是后发企业的痛点所在。线上消费型服务开辟无力,线下专业化服务铺陈则苦于技术壁垒和成本高昂。而通过接引其他行业,实现泛健康概念下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一条龙化,则在盈利方向上,会有更多可能。

6. 聚焦数据的线上轻医疗服务

这类产品的主要发力阵地在于线上,通过互联网提供接口,对于线下的诊疗服务较少涉及,精力还是放在了轻度儿童医疗,包括医疗咨询、标准化消费医疗服务等。

咨询模式是最为浅层化的儿童医疗服务模式,具有启动门槛低,成本低,能够快速进行业务掉头的优势。

采取轻度医疗服务,一方面摆脱了线下冗余的铺陈店面和推广成本,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标准化和集约化的操作。但利弊并行,大面积放弃线下渠道,意味着用户粘性和盈利模式有可能变得狭窄,从而迫使线上服务要能够尽可能地多元化、标准化,能够打通线上付费闭环。

【案例1】元宝儿童

元宝儿童医生的卖点主要是24小时不间断的专家服务,以及儿童疫苗咨询和消费服务。由于较大程度上舍弃了线下服务,所以必须要将线上服务尽可能填满。同时,最近儿童疫苗问题的火热,也打开了元宝儿童医生开拓标准化服务的思路。借此机会,元宝儿童医生提供了疫苗指导,并联合疫苗厂商,开设了疫苗接种问题解答指导、接种提醒等服务。

【案例2】超级随访

超级随访APP是一款儿童患者随访工具,通过云计算、移动化等技术手段,提供儿童疾病、生长发育数据的采集工具及远程视频复诊工具,患者可通过家庭版APP完成日常数据记录,医师通过医生端APP与患者进行复诊、答疑。这种打通线上体征监测和医疗咨询服务的产品,能够较大程度解决多数儿童健康的前端问题,同时也积累了用户群,并且为末端的其他盈利方向提供了流量支持。

7. 智能化技术实现行业创新

AI科技可谓是当下作为火爆的技术热点,儿童健康医疗行业也免不得“插入一脚”。依托AI技术,对医学图影的识别,能够更好的助推儿童健康医疗业务的推陈出新。典型产品包括依图医疗、拍医拍科技。

依图医疗、拍医拍科技二者均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儿童保健上。通过AI科技,能够更好的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骨龄等生长要素的检测等,从而为儿童健康、体质保健等泛健康消费提供更多的使用和付费场景。

相较于大部分行业产品对C业务,依图医疗和拍医拍科技由于其技术上的密集型特点,其主要买家则是B端客户。而AI能够提供包括智能解读化验单,以及医学影像等多方面的科技助力。而反过来,这些业务也是目前C端用户即为需要的标准化儿童医疗消费场景,省去了大型医院点对点的服务资源占用和浪费。

8. 泛儿童健康产品电商

此类产品主要是以售卖实体产品为卖点,盈利方式为销售类型,而这也是许多大型综合平台想要走向闭环的重要收尾端。典型产品包括童康健康、我爱刷牙ivver等。

童康健康以儿童标准化体检套餐为主营产品,覆盖面达0-15岁;同时其电商平台也与其线上的智能医生(咨询服务)进行了互通,从而实现了标准化消费医疗服务的商品化盈利。而缔造标准化医疗消费,正是在目前快节奏的城市中产家庭中,所最为稀缺的,因为标准化的服务,可以减少行业和用户双方的资源和时间浪费。

我爱刷牙ivver以儿童齿科为卖点,但其产品是智能牙刷,同时包含了智能化的体征检测服务,为后续的健康医疗服务售卖提供了场景。儿童健康智能硬件,也是目前解决家庭医生前端环节的重要突破口。

五、行业趋势及未来展望

1. 融合互联网+医疗+AI技术、以患者和医生为双重中心、立足于医生IP与精益管理的新型儿童健康管理、全科或专科医疗品牌将大行其道。

随着“互联网+医疗”进入2.0时代,在医疗机构未来竞争的砝码中,信息化至关重要。但单纯的线下执业模式,或单纯依赖线上的模式,已不能满足众多医生的执业需求。以线上+线下结合场景,帮助医生打造个人特色品牌实现自带流量,以新医学模式为核心,更大体现医生的服务价值和医疗人文关怀,提供优质、便捷、有效医疗服务、选择趋于特色的专科高端化道路,深耕服务品质,用户体验,效率管理并打造服务形式多样化,满足用户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等均是新型儿童健康、医疗机构可行的方向。

在解决医疗人才供给方面,儿科医生集团能有效将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半径拉长,并弥补以往公立医院在疾病发生的前、后两端难以介入导致的就医效率低下等儿科看病难题。小苹果是国内从儿科医生集团往移动医疗、再往线下连锁诊所探索实践的典型代表,几百位资深稀缺儿科衣医生组成的医生集团为核心打造的线下就诊和线上咨询、会诊平台,旨在为成千上万的儿童家长提供儿童保健、儿童健康管理、症状咨询、筛选就诊医生及医生、预约就诊和震后随访的一整套服务。

此外,在国家卫健委政策酝酿调整之际,支持民营牵头医联体,为个体诊所松绑亦为大势所趋。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已有102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尽管数量占比不大,但增速达到43%。对于民营儿科医院如何更好突围,与公立医院形成“医联体”,以及与公立医院联合培养儿科医生或将成为一种路径。

2. 传统儿科门诊因市场倒逼转型升级,儿童健康管理登上新风口,“绿色综合体”新商业形态可期。

在医疗市场、国家政策和投资的作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迅猛,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取得长足的发展。数据显示,到2020年,预计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

儿童健康管理是指由儿童健康管理专家领衔(儿科学、儿童保健、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与儿童、家长、幼儿园、学校和社会互动,通过对儿童体格、神经精神发育、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况等的调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并针对儿童亚健康、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提出个性化、全方位的儿童健康计划。

低药、保健、调养将是儿童大健康市场继西医方向和中医方向后出现的新方向,以饮食、运动健身、按摩推拿等绿色方式维护身体健康。

例如,在儿童大健康领域已捷足先登的康芝药业近来动作频频,6月1日宣布以3.2亿元收购云南九洲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及昆明和万家妇产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正式进军以生殖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儿童健康产业;7月25日,康芝药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拟以现金3.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爱护”)100%股权并获得广大中小投资者支持。康芝药业一系列收购是践行“儿童大健康”战略的具体举措,将有效整合,做大做强,实现医药与医院资源、产品销售、技术积累的整合和协同。公司现有产品将直接应用于九洲医院及和万家医院,有利于公司丰富产品线、延伸产品链,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3. 随着政策日益明朗开放,行业进入资本驱动下的再整合期,收购并购将成为儿童医疗健康企业连锁化或集团化的必由之路。

近三年,连锁儿科或儿童专科诊所、健康管理机构初露锋芒,或将诞生若干连锁化、集团化企业,并逐渐成长为行业的头部领军者。在经历市场混战之后,这些企业极有可能用强大的资金资源通过收并购扩张版图。今年上半年,已有几家融资额较大的儿科诊所机构着手尝试做并购,不排除走向“通策医疗”模式。

4. 跨界融合创新势在必行,有利于丰富产品线、夯实品牌美誉度,开辟多元商业闭环,实现跨越式升级。

纯儿童诊疗服务,壁垒高,付费内容较单一,欲破局成就新商业转型,必须更深层次地联动、融合跨界资源,实现金融、地产、保险、教育(知识付费)、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加持共赢。

“中华老字号”企业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与奥飞娱乐共同携手,为广大少年儿童搭建才艺展示的平台,衍生出大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由此打造围绕儿童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从2016年起,奇星药业成为明星IP超级飞侠在医药行业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授权合作商。通过动漫形象代言,奇星药业布局一系列多种营销活动,抢占儿童用药市场先机。医药与文娱的结合,意味着专业的医药保健行业企业也可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提升健康意识。

5. 在资本和技术助推下,民营儿童医疗在地域布局上将从一线城市往二三线下沉,基层医疗市场将成发力重点。

中高端民营儿科接受程度最高的是北上广深等消费者认知超前、支付能力稳定的一线城市成熟市场。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新型儿科诊所数量非常少,大概只有150家,品牌很少,并且63%都是近3年成立的。儿科诊所地域分布方面,北京的市场份额最大。

在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增长较快,中产阶级消费能力较强的二三四线城市和地区,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份,民营儿科连锁及健康管理机构的起势和扩张较快。医疗机构布局二、三线城市最看重成本、竞争力和政府支持三方面。一线城市人力成本和房租高,而手术定价基本全国统一,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医院运营成本低很多。民营儿童全科、专科医疗健康机构在二、三线城市没有特别强劲的对手,通过引进合作伙伴,能在当地快速建立品牌效应和学术地位。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方面,当地政府也比较欢迎民营机构的投资。

参考文献:

[1] 健康界.(2017.12.01).19家上市公司追捧的“妇儿医疗”,只是看上去很美. cn-healthcare.com.

[2]搜狐健康.(2018.7.30). 小苹果儿科CEO路博:创业 —— 快不如稳,稳不如准.sohu.com.

[3] 动脉网.(2017.2.13). 睿宝儿科完成7000万元B轮融资,打造高端连锁儿科机构. vcbeat.net.

[4] 诊所界.(2018.3.21). 做儿科? 要知道这20家儿科连锁诊所品牌. ch-chainclinic.com.

[5] 搜狐新闻.(2017.2.22). 微医贝联与和美医疗战略签约一站式互联网妇幼平台. sohu.com.

[6] 动脉网.(2017.12.21). 母婴行业:万亿大市场,拉新痛点长期存在,儿科诊所、月子中心等领域将出现头部品牌. vcbeat.net 

[7] 搜狐财经.(2017.6.15). 扒一扒!中国都有哪些儿童药品生产企业. sohu.com.

[8] 至诚财经.(2016.5.19). 五股重点关注儿童医疗服务业迎东风. zhicheng.com.

[9] 36氪.(2017.11.09). 口腔医生创业正当时!资本助力连锁扩张,数字化口腔已渐至成熟. 36kr.com.

[10] 搜狐财经.(2017.11.15).晨兴、双湖投资,直营10家店,青苗儿童口腔普及儿牙早期干预治疗. sohu.com.

[11] 亿邦动力网.(2018.6.26). 和睦家20年:一家外资民营医院的中国之旅.iyiou.com.

[12] 亿欧网.(2018.3.31). 妈咪知道完成C轮1.5亿元融资,将升级服务体系并赋能医生创业.news.ifeng.com.

[13] 爱分析.(2018.5.14). 搜狐科技.走在AI+医疗的路上,拍医拍科技将发力儿童保健领域 | 爱分析访谈. sohu.com.

[14] 南方财富网.(2017.11.30). 独家:儿童医疗时代来了!政策力挺儿童医疗市场(附股). southmoney.com.

[15] 新浪健康.(2018.1.17). 儿童产业走向未来 金融与医疗高效整合已成必然. sina.com.cn.

[16] 亿欧.(2018.5.28). 基层民营儿科是“惹不起”的主,这是什么情况. iyi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