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起源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财政信贷科,历经近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已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职能为一体的教研单位。在2014、2019年连续两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已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办4个本科教育专业,开设财政学(智慧财税)跨学科交叉专业、税收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和特色培养课外“信毅实践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拥有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十余项。MPA专业学位点成为江西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辟了江西省人大预算工委、财政部江西专员办等2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院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中成绩喜人,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国家铜奖等。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多位同学(团队)荣获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江西省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团中央的“先进团队”。
学院党团组织先后获评“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思政工作先进集体”“校五四红旗团委”“共青团品牌项目建设贡献奖”,学院用民族特色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读懂民族、读懂中国。
拥有2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省示范性硕士点等重要学科平台。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61人,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博导14人,硕导56人,拥有校外实践导师100人。拥有教育部财政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人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28人次。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0791-83816104
咨询QQ群:808717819
咨询邮箱:808717819@qq.com
二、杰出校友(从左往右)
马海涛,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理事。曾在《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等杂志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得中国财政学会优秀论文奖5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主持或参与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十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廖清成,西龙南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1990年-199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曾任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2012年7月6日任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试用期一年)。协助常务副校(院)长分管组织人事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研究生部的工作。
许宏才,江苏兴化人,199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江西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财政专业大学毕业。现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出国深造与升学率一直在30%以上,公务员上岸率维持在10%左右,就业成果凸显。一方面,学院建立“领导班子—辅导员—班主任—就业联络员”四级工作推进体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点对点传达就业信息,精准实时摸排毕业生动态就业情况,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变化。另一方面,学院统筹推进线上就业招聘会、校企实践基地等工作,号召教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企业资源、校友资源等,多渠道获得就业招聘信息,形成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格局,打造高效就业工作体系。
毕业生深造院校(部分)
培养目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数字化是未来我国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注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人文精神、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掌握新财经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培养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具备新财经素养与能力的财政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财务管理、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国外财税制度(双语)、中国财税史、公共部门财务会计、政府采购、财政社会学导论、公共支出学、地方财政学、公债市场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税票鉴赏、资产评估、税收会计、税务筹划等。
专业特色: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财政学专业所属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A-等级。于1923年成立,1978年江西财经大学复校时首次招生,目前是江西省唯一财政学本科学位授予点。本专业现有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等优秀教师。1996年、2001年和2005年分别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首批重点学科、省品牌专业和省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被评为国家管理专业,2010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挖掘江西红色土地的“红色基因”,充分交叉融合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领域,融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全国首创智慧财税新方向(大一学年末择优选拔),培养熟练掌握财税理论和实务操作,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熟悉中国国情、财经纪律严明的“红专结合”的治国理财型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就业去向:赴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在财税部门及其他公共部门、金融行业、大中型工商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从事相关工作。注重发挥专业优势与特长,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财税干部和公共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税收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备与财政税收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人文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税收实践问题能力,秉承“慎独尚公”精神,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税收学专业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培养跨学科交叉型人才。税收学(数字税收)专业开设《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财税大数据分析》、《财税数据建模》等数字技术课程。税收学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2021年税收学专业本科学生参加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
主要课程: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收经济学、税务管理与纳税评估、税务筹划、国际税收、税务代理实务、纳税检查实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我校是全国最早开设税收学专业的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备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博导5人,博士12人。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建立了以税务部门为主,财政部门、税务师事务所为辅的3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税收学专业87届校友曾耀辉捐赠税收票证创办的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税收票证博物馆获批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已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就业深造: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税务、财政等行政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涉税相关工作。税收学专业是我校本科学生考取公务员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专业,每年都有一大批毕业生考取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的公务员。税收学专业毕业的杰出校友有1人担任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副部长级),多人担任省级税务局局长、副局长。近年毕业的校友也崭露头角,大多成为税务部门和大中型企业涉税部门的业务骨干。
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既有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又具备财经实务与大数据分析能力进行组织、规划、协调与决策,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决策咨询、大数据分析与研究等管理服务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本专业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培养跨学科交叉型人才。
主要课程: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地方政府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市政管理、公务员理论与实务、公务员应试技巧、管理定量分析、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等课程。
专业特色:“红”、“专”一体特色鲜明,将“红”色教育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思政化,建立从专业学习、能力提升到综合素质养成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红”、“专”一体的专业特色,思政化教育成果喜人。专业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将财经类课程编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财经知识体系有机融合,独具财经特色。将数字经济相关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个性化培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7:1的生师比易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去向:本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综合能力强,社会适应性高,社会需求面广,财经知识背景深厚的行政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奔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其中,升学出国率将近1/3。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管理学、金融学和经济学基础,系统掌握康养金融财富管理(年金、个人养老金规划管理和大健康产业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民生大数据分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金融、保险、人社、民政等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养老金融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民生大数据、社会保障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另外还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精算、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年金制度理论与实务、商业养老保险、外国社会保障制度(双语)、商业健康保险等主要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全国首批开设和招生的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现为省内高校唯一保留本科招生的专业,2004年获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17年专业综合评价省内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优势特色明显:
1.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体系完整,专业基础牢固。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社会保障、MPA等硕士学位授予点,重视社会保障学与金融学科交叉,重点培养能适应康养金融资产管理方面的创新人才;重视计算机技术与社会保障交叉,培养“数字+社保”的创新复合型拔尖人才。
2.小班精英化培养。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其中半数具有国外访学或留学经历,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科研实力强劲,2020年获评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社科重大专项招标项目等一批国家级课题,在国内同行具有较高影响力。专业生师比合理,为每位学生配置科研导师,导师会在思想、学业、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拥有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联合拓展实践基地”1个,通过“江西省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联盟”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赴社会公益组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展开实习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授予学位:管理学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优秀的实践能力,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以2022年为例,40名毕业生中15位被保送或考取国内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要升学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昌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其余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政府部门、保险、银行、大中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五)土地资源管理(评估与规划)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信、敏、廉、毅”校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资源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土地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信息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备不动产估价、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管理等实践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既可从事土地资源、房地产、城市建设等行政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地产开发、地理信息等科技服务与咨询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双语)、无人机测量导论、土地法学、地籍与不动产登记管理、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双语)、城市详细规划、不动产金融与财税学、项目与不动产投融资、遥感基础与应用、智慧地图与现代生活、国土空间数据库、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地产与财富。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土地资源管理学术型硕士点,并在城乡发展与建设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置了土地科学方向,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势特色明显:
1.学科交叉。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土地资源+财经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
2.创新引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吸纳学生参与课题,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学生平均升学率达40%,先后多人升学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国内外顶级名校深造。
3.市场导向。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行开放式办学,拓展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政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平均就业率超95%。
授予学位:管理学
就业去向: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具有资源、资产、管理和法律融合的复合型知识,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设立该专业的学校众多,报考选择空间大,全国100多所“ 985”、“211”、双一流等院校设立该专业,毕业生读研近三年代表院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多人先后考取国家公务员、自然资源系统事业单位;多位同学入职金融机构、上市房地产企业、规划院等机构,代表性单位有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大城规院、弋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宁化县土地收储中心、国家税务总局上饶税务局、当代置业、碧桂园、深圳佳兆业、中国金茂、中信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