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精神再解读:经济金融领域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 宏观经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08:28
文/《清华金融评论》编辑周茗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并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多次提到“金融”关键词,包括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等。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提出了多项前瞻性、系统性的金融改革举措。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2024年上半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方针,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同时,加强预期引导、增强市场信心,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仍挑战重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2020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强调,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进行增量,首次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作为的首要内容。此次全会再次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并从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一是改善多维政策治理协调性不足的过往经验。二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
有分析认为:“健全宏观治理体系”一章中提到,“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本次改革更加注重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实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畅通货币政策传统机制,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
推进财税领域改革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一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在《决定》第五部分,但优化税制结构、划分央地财权事权的重要性依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宏观调控赋予的意义无疑更大、维度也更多。
任务上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深化到“国家战略”,涉及领域拓宽至“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这其中,财税体制改革是主要抓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民生、防范财政风险以及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提到:“此次部署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部署一脉相承,并瞄准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聚焦央地财政关系,此次改革在强调中央事权责任和中央支出责任的同时,注重推动地方财政收入规范和地方财源建设,促进中央事权的实现更加规范,促进地方更好聚焦地方治理。”
推进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
金融体制改革从多个维度部署发力,强调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为提升金融行业规范性和稳定性,规定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的《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自6月28日至7月27日公开征求意见。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既是推动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建议,深化注册制改革的同时,落实落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十六项措施”和“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建立和健全股权融资以及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作为一个法律,金融稳定常态化之后,重要的是金融风险的处置。金融风险不能等积累到系统性风险再处置,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可以避免后续风险的升级和扩散。金融风险处置需要有完整的流程和机制,比如谁来负责,如何追责等要求,流程完善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常态化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法》都有相应的规范。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由此,明确了“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两层重要含义:一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要增强一致性;二是非经济性政策也要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政策之间的统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示,要注重政策的一致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他表示,近年来,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相关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所以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此次全会再次强调。
本次三中全会的宏观经济政策上可谓举重若轻,从全面多角度治理,最新动态平衡。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
我国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法律体系,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不断完善外资产业促进政策,外资结构持续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决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分析人士认为,这释放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中国改革新蓝图将向世界释放更丰厚的开放红利。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
国务院曾于2023年6月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并对货物和服务贸易领域的部分改革政策进行试点,预计未来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领域的改革也将在自贸区率先试点开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尤其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预计未来将以自贸区作为主要抓手先行先试。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明确提出建设贸易强国,重点围绕三方面开展,分别是: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本次《报告》也均有所强调,货物贸易领域,“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指出,鼓励长期资本投资方面,强调资本市场应鼓励长期、耐心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以应对当前的短板并实现成功。在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方面,旨在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投资。强调中国作为双盈余国家(贸易和资本项目均盈余),对外资的吸引力。而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成果方面,近年来资本市场已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如允许外资拥有证券、保险、基金大股东份额。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对外开放的两个“抓手”。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重点在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未来一方面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将继续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与共建国家展开深入合作。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贡献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有助于吸引外资,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本文编辑丨周茗一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初审丨徐兰英终审丨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