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5月,已和18家股份制银行全面对接,同时,还对接了全国规模较大的125家城商行、排名前55家的农商行,对接率100%。这是2018年5月提出“拥抱银行”战略转型以来,中企云链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此外,中企云链平台上的企业级用户继续快速增长,达到3万家,“云信”确权760亿元,云证、云租等新的商业模式也在陆续开发和市场拓展中。
“我们要把产品做厚。中企云链的平台是互联网上的虚拟入口,平台之上的服务提供商,则是经我们筛选的、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我们要与核心企业、供应商、服务提供商一起,构建链属企业生态圈。”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说。
“拥抱银行”成效颇丰
2018年5月,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中企云链,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家加强金融系统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以及“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下,中企云链提出“拥抱银行”的战略转型,通过加强与银行合作,以赢得更多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为此,中企云链强化金融服务部力量和成立战略客户部,与国内18家股份制银行全面对接,光大银行则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一家。
一年来,中企云链的“拥抱银行”战略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中企云链已和邮储银行、工行、农行、光大、中信、民生、华夏、交行等1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面对接,其中已落地和具备落地条件的银行共计12家。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中企云链加深了对银行的理解和认识。“以前我们做在线的供应链金融,可能更多是站在核心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希望银行来适应我们。事实上,银行内部的风控体系和管理体系是有非常严格的,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刘江说。
转变思维,提出“拥抱银行”战略转型之后,中企云链开始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如何开展合作和对接。比如,中企云链提出,只需要银行认可两件事,一是电子公章,二是付款承诺函样本,其他的都可以适应银行。
“电子公章用于验证交易的真伪,是中企云链平台运行的关键,而且国家有电子签名法。中企云链的付款承诺函,则涵盖了各大银行的付款承诺函样式。因此,这两件事情银行基本都能认可。”刘江说。
随着合作的开展和逐渐深入,中企云链和银行均认识到,合作体现出了相辅相成的效果。比如,过去几年来,中企云链主要拓展的是核心企业的客户资源,与银行开展合作之后,则加深了这些核心企业对中企云链的信任,也让这些企业在选择合作银行时,有了更大的余地。银行则通过与中企云链的合作,获得了更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的资源,可以拓展自己的融资业务,因此合作对于双方均起到了正向的推进效果。
刘江还特别强调,中企云链与银行的合作,与银行既有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是并行的,因此带来的是增量。
近年来,我国对普惠金融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健全了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也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对于银行而言,则要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承担普惠金融的相关指标,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中企云链的合作,有助于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据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对2018年各家银行发布的年报数据概况的梳理,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银行作为中企云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各家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具体指标,然后配合中企云链的资源,开展联动营销,从而帮助银行更好地完成普惠金融的任务。”刘江说。
探索新商业模式
除了与1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面对接,提出“拥抱银行”战略转型以来,中企云链还对接了全国规模较大的125家城商行,排名前55家的农商行。据了解,目前已落地和具备落地条件的城商行18家,农商行1家。
刘江告诉记者,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覆盖的更多是地方性企业,风险评估更复杂,同时,由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城商行追求的收益率也更高。中企云链开发的“云证”产品,则适用于与城商行的合作。
刘江表示,此前中企云链推出的“云信”产品,将企业的信用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可灵活配置的创新型金融服务,不过,云信是有明确到期日的。“云证”则可以适用于没有明确到期日的情况,比如,供应商刚拿到订单,还在生产过程中,或是已经交货,还未验收,或是已经验收,还未确定付款日期,等等。
“在上述情况下,供应商也需要资金,但融资的难度比较大。中企云链的云证,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的金融服务。”刘江说。
刘江表示,对于使用“云证”的企业,中企云链提出了几条标准,比如,供应商要给核心企业连续供货两年,过去24个月有持续收款,未来6-12个月有订单,未来有持续的现金流入,等等。中企云链通过对既往数据的分析,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筛选出来,提供给城商行,由其提供融资服务。
“之前城商行为这些企业融资的时候,风控可能并不是很完善。我们通过对供应商交易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城商行提供更可靠的风控,为他们的融资业务提供了增量。”刘江说。
遵循着上述思路,中企云链还与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了合作。中企云链提供的数据显示,云信保理的融资笔数从2015年的238笔,增长到2016年的4463笔,再到2017年的11186笔,到2018年时,则达到了17137笔。云信保理的融资金额,从2015年的2.97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29.16亿元,再到2017年代85.87亿元,到2018年时,则达到了126.76亿元。
“每个资金方的风控理念,能承担的风险,想要获取的收益,都是有差异化的。中企云链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第三方平台,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撮合供应商和资金方成交。”刘江说。
此外,中企云链还开发了“云租”,用于撮合需要工程机械的施工方和个人机械主成交,并解决个人机械主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中企云链还在积极开拓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根据我们的观察,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价格正快速下行,2019年将迎来快速爆发,因此是中企云链应该重点把握的市场机会。”刘江说。
把产品做“厚”
成立于2015年5月的中企云链,已经进入了创业的第四个年头,对于中企云链的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刘江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我们的定位就是做第三方的供应链金融在线平台,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撮合交易。”刘江说
刘江告诉记者,随着中企云链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加入平台,这些用户也发现,很多需求痛点都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而很多需求都可以在中企云链的平台上得到满足。“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行业差异化,可以把很多企业聚集起来,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刘江说。
刘江表示,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多类型的服务,中企云链在战略联盟部之下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负责和服务提供商对接,开展生态圈的建设。目前,中企云链正在和一家做专利运营、管理和咨询的企业洽谈合作。这家企业之前服务的都是“头部”客户,中企云链提出,现在中小型客户也有专利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把专利服务搬到网上。此外,中企云链正在对接的服务提供商还包括代理记账,代理报税等等。
“一家企业除了有融资需求,还会有记账需求,报税需求,专利管理需求,等等。因此,我们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厚。单点突破的话,我们很容易被人替代,如果企业的很多需求都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得到满足,我们就很难被替代了。”刘江说。
因此,一方面,中企云链通过云信等核心产品,实现单点突破,覆盖市场,另一方面,则不断开发和引进新的产品和服务。“有的服务已经成型,有的还在探索中。总之,只要是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通用性,我们都会考虑搬到中企云链的平台上来。”刘江说。
核心企业方面,中企云链则将进一步加大拓展力度。目前中企云链平台已有400多家核心企业用户,1600多家待上线核心企业用户,随着营销团队从200人快速扩编到600人,核心企业的拓展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得核心企业者得天下。”刘江说。在他的构想中,中企云链的平台相当于是互联网上的虚拟入口,未来,中企云链将把更多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吸引到平台上,共同构建链属企业生态圈。(《国资报告》记者 原诗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