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悲鸿与发妻离心,故意给儿子起了个晦气名字,7年后字字应验
2024-06-27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说起中国近代艺术史最响当当的人物,那必定是徐悲鸿了。
徐悲鸿在国际上也有“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之称,他无论是国画、油画、素描、还是书法在中国的近代艺术史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一代宗师”就是对他最好的赞誉。
徐悲鸿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是核心,也是他推动了中国画艺术走出封建社会的阴影。
一生受誉的徐悲鸿,他的感情生活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他五十八年的人生里,经历过三段婚姻,四段感情,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与第二任妻子蒋碧薇的感情经历。
大部分学者也会将蒋碧薇作为徐悲鸿的第一任妻子,但徐悲鸿的发妻其实另有她人。
徐悲鸿真正的发妻是他一生都不愿提及的存在,他将她视作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人生污点,她予他的意义就是完成父母强加给他的娶妻生子的任务。
蒋碧薇和徐悲鸿
正如外界猜测,徐悲鸿厌恶发妻,婚后没几年就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即使孩子出生也没有挽回徐悲鸿一走了之的心,反而为孩子取了一个晦气的名字“劫生”。
劫生,劫生,应劫而生。这个名字或许只是徐悲鸿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气罢,哪知七年后却句句应验。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出身贫寒,母亲是一个旧社会的劳动妇女,父亲则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
公元1895那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的一户普通人家里,那时正值战乱,家中仅靠父亲一人教书来赚取生活费用。
那时的教书先生并不挣钱,比如撰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当私塾老师时,一年只有四两银子,那还是在清朝鼎盛时期的收入。
到了清末,一个教书先生的收入怕是远远达不到四两了。因此,徐悲鸿父亲的收入常常是一家人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但古今中外,一个人的艺术天分是不会被现实的窘境而埋没的,梵高也好,贝多芬也好,不论现实情况如何打压,他们依旧能在艺术界大放异彩。
徐悲鸿的绘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父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喜爱画画,徐悲鸿的天赋大致就是从他父亲那里遗传的。
幼时,徐悲鸿总是看见父亲拿着画笔在乡间各处帮人作画,这也激发了徐悲鸿对绘画的兴趣,六岁时,徐悲鸿开始学读书,一年后便求着父亲学画画。
但徐悲鸿的父亲是一个老儒生,认为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情,觉得徐悲鸿年龄太小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没办法的徐悲鸿就开始自己找画作临摹,看到儿子如此热情和天分,徐父也开始慢慢教授他绘画的功夫,还将《吴友如画本》予他临摹。
后来,徐悲鸿常常随着父亲学画画,但父亲的本事很快就被徐悲鸿学会了,于是徐悲鸿就开头悬梁锥刺股的自学之路,十分的刻苦。
他中年时期的一幅画作《少小也曾锥刺股》来描绘自己幼时艰苦学画的场景。
随着徐悲鸿年纪的增长,他对美术的热爱也更加强烈,他早已下定决心以后势要在此搏出一番天地。
但现实总是与人的愿景背道而驰,十七岁的徐悲鸿已经到了古时候男人成家的年纪,他不得遏制自己,想要一走了之的想法,完成父母强加的传宗接代的任务。
两年后又随着徐悲鸿父亲的去世,家中积累的债务又将他强留下来。
但一切的现实压迫都不能阻挡徐悲鸿离家追求理想的步伐,为了更好地学习美术绘画,他抛开一切束缚前往了上海。
刚到上海的徐悲鸿,生活更加艰苦,他没钱吃没钱喝,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蜗居在别人的赌场里。
但很快,他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和毅力得到了康有为的赏识,成功拜康有为为师,并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留学归来的徐悲鸿也正式开始了他名动天下的人生。
其实,徐悲鸿的前半生除了贫穷外,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挫折,他一心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一切现实因素在他眼中都是可以抹去的存在。
但有一点,是徐悲鸿自认为一生都无法忽视的污点,那就是他与发妻的包办婚姻,这场包办婚姻的存在大概是徐悲鸿前半生最无力的事情了。
对于徐悲鸿的感情生活,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他与蒋碧薇、孙多慈、廖静文这三个女人的之间的情感故事了。
这三个女人,一个是她一见钟情相伴多年的爱人,一个是他爱而不得的得意门生,一个是他暮年的红颜知己。
但是很少有人去了解徐悲鸿十七岁时娶的女人,那是他的发妻。
那个女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连姓氏都无从得知,可见她对徐悲鸿人生的无足轻重。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徐悲鸿真的对这个发妻毫无感情,甚至厌恶吗?
徐悲鸿虽然出身贫苦,但得益于他父亲有知识有文化,他没有像那个年代其他穷孩子那样走上目不识丁的道路。
即使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个有着封建思想的儒生,但并不影响识字后的徐悲鸿学习新思想,沐浴新文化。
幼时徐悲鸿就有着自己的思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尤其是在受到进步思想的侵袭后,徐悲鸿更加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被封建礼教所束缚,他坚信自己可以冲破束缚走出家乡。
但就像我们幼时的宏伟理想总是建立在不谙世事的基础上,徐悲鸿也没能正视封建礼教力量的强大。
当他到了旧社会男子成婚的年纪时,他的父母为他订了一门亲事,是一个裹小脚的清白姑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悲鸿的父母自然不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即使儿子自幼行为举止都有些跳脱,但就像很多父母想的,孩子长大就会明白了。
只是徐悲鸿父母哪里知道,这不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而是传统和现代观念的冲突。
得知自己被安排婚姻的徐悲鸿自然不能接受,他闹过吵过,甚至是离家出走过,但都无济于事,面对父母亲的苦苦哀求,他终究只能放下心中的执念,回家娶了那个他抗拒的妻子。
婚后没多久,他的妻子就怀孕了,并为他生下来一个男孩。
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徐悲鸿饱受压抑的内心有任何的喜悦之情,反而认为这个孩子的到来是不被期待的产物,他变得愤世嫉俗,转而给这个孩子取名劫生。
古往今来,“劫”都是厄运的代名词,最终家中老人妻儿都没能留住一个浪子的心,在儿子出生后没多久,徐悲鸿就离家远走。
而那个可怜的女人,和年幼的孩子之后的命运,却像是被那个“劫”字所绑定了一样。
作为徐悲鸿的长子,他继承了徐悲鸿的绘画天赋,这让徐悲鸿勉强对这个孩子另眼相看,打算好好培养长子。
但这个可怜的孩子却在七岁时因逗症夭折,他的母亲也没能在失去儿子的打击中走出来,没多久就病逝了。
对徐悲鸿来说,这段婚姻是令他感到痛苦和压抑的,即使他也知道妻儿无辜,但他的情绪很难不波及他们。
或许从他内心深处出发,他并不真的厌恶自己的发妻,甚至对这个女人是带有怜悯在的。
但封建礼教的压迫,让他自始至终都无法表现出对那个女人的善意。
与其说他厌恶发妻,不如说他将妻子当作是包办婚姻的象征。
对于徐悲鸿来说,包办婚姻是他一生的痛和耻辱,一个文人的心,珍贵就在于坚守自己的追求,徐悲鸿亦是这样追求自己心中的真爱的。
蒋碧薇和徐悲鸿
妻儿去世时,徐悲鸿正在上海学习,同时在追求自己心爱的姑娘蒋碧薇。
蒋碧薇是复旦大学教授蒋梅笙之女,长得落落大方又知书达理,一下就俘获了情窦初开的徐悲鸿,他认定像蒋碧薇那样的女子才是自己的真爱所求。
后来的故事正如人们熟知的那样,富家小姐和落魄书生之间的爱情,经历了家人的棒打鸳鸯,经历了私奔,最终收获了爱情。
在异国他乡,徐悲鸿和蒋碧薇吃过不少苦,但二人的浓情蜜意抵过了现实的万般苦难。
他俩情到浓时,蒋碧薇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东京只有家徒四壁,巴黎只有半纸情信,其余,都是悲鸿。”
两人成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二人的生活都是幸福美满的。
但再美好的爱情也会在茶米油盐中变得平淡,有些人接受了婚姻的本质,有些人却依然顽固地想要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很不幸的,徐悲鸿的蒋碧薇都是这样的人。
当生活消磨了二人对彼此的爱意时,徐悲鸿身边便有了女学生孙多慈,蒋碧薇身边也有了别的男人,四个人的婚姻太过拥挤,很快徐悲鸿和张碧薇就彻底断绝了关系。
孙多慈
徐悲鸿的生活是不能缺少真爱的,在蒋碧薇离去后,他与孙多慈发展了感情,但这段感情一开始就是矗立在他和蒋碧薇的夫妻生活上的,是一段彻头彻尾的婚外情。
即使徐悲鸿再想迎娶孙多慈,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孙多慈父母给她安排的包办婚姻,二人的恋情无疾而终。
随后,和徐悲鸿年纪相差不少的廖静文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是徐悲鸿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感情,也是陪伴他走向死亡的一段感情。
不少学者认为在徐悲鸿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廖静文给予他最后的温暖。
回看徐悲鸿的情感经历,除了自己的发妻,其余三个女人都是他真心相爱过的,都有过一段纯真的时光。
很多人会为徐悲鸿的发妻感到不值,认为徐悲鸿的爱情都是建立在那个可怜女人的痛苦上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目光去批判当时的人。
就像我们现在看封建社会是一种落后一样,几千年前的秦始皇推翻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却是一种进步。
徐悲鸿反对包办婚姻坚持恋爱自由亦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他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但他妻儿最后命运的坎坷并不能全然由徐悲鸿来负责负责。
他们三人都是封建礼教下被压迫的人物罢了,这也是时代的悲哀。
其实,在旧社会,不少的文人都深受包办婚姻的折磨,我们熟知的有徐志摩、鲁迅、胡适等人。
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被家里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逼婚,一个“孝”字压下来比天都大。
想当年鲁迅先生人在国外都要被老母骗回家强行成亲,可见当时想要逃离包办婚姻有多么困难。
当年十七岁的徐悲鸿亦是难以逃脱父母安排的命运。
以我们现在的角度去看待徐悲鸿对发妻的所作所为,确实称不上一个君子,他的行径也让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
若是我们永远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事情,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圆满的事没几样,我们必须体会当事人的处境,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剖析他的所作所为。
或许,对于年纪稍大些的徐悲鸿来说,重新回看自己年轻时的那段经历,未必就没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对于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徐悲鸿来说,认知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都导致他以另一种方式抒发自己的怨气。
很难去说清这种复杂背景下悲剧的发生到底是谁造成的,徐悲鸿的发妻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受人摆布的。
在她眼里,摆弄她命运的人都是正常人,而那个追求恋爱自由的丈夫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实在是无法亲身经历当时的压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