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第18版)
一张薄薄的增值税发票,蕴藏着经济运行的万千气象。
企业有生产就有销售,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一张张发票记录下企业经营的宝贵数据,这些各行各业的数据汇聚起来,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可别小看这些税收数据。企业经营好不好、产业链条通不通、经济发展是否有活力,通过税收大数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用活用好税收大数据,既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也能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近日,记者深入一家化肥生产企业、一条熔喷料产业链、一个税务局采访,看“活”起来的税收大数据如何服务经济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主任科员尉小宝(右)正与同事讨论数据分析报告。郭勇 摄)
一个税务局的故事:税收指数助力把脉宏观经济
“税收指数成了发布会上的‘明星’,帮企业解决了诸多难题,我们打心底里高兴”
2021年3月13日,周六。
已是深夜,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办公大楼的一间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57,58,59,0点,开始。”周日0点,系统会自动开始增值税发票数据统计,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的技术人员会在一旁盯着,防止系统出现卡顿或异常。
周日7点,大楼的另一间办公室里,税收经济分析处主任科员尉小宝早已坐在办公桌前,盘算着今天的工作计划,“差不多到8点,系统就能跑完这些数据,统计出总量了。”
8点一到,数据果然就同步显示到尉小宝的电脑里。他迅速把数据按周、月、季度、年度以及同比、环比增幅等指标制作完成。此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验,比如,看看变化波幅是否正常,分析有没有假期、政策等特殊因素影响。
9点45分,尉小宝完成检验工作,拿出图文兼具的详实报告。在经历了一系列严格审核程序后,尉小宝将局领导审完签字的报告电子版传送给省发改委。周一一早,这份报告要与其他重要经济数据一起报给省领导,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去年2月至今,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尉小宝的常态。
帮企业解决涉税问题、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税收大数据在微观主体经营层面已经体现出很高的价值,但这座“富矿”能否在宏观经济层面发挥更大作用?税务部门很早就在思考,如何通过税收大数据更好地“观”经济,开发出能够助力把脉宏观经济的拳头产品。
2020年,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指导下,山东税务部门创立了山东税收经济指数体系。“税收指数是通过深度分析征管数据、增值税发票数据、企业申报数据得来的,包含纳税主体活力指数、发展指数、盈利指数、综合指数等一系列具体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纳税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变动趋势和盈利状况,当好宏观经济决策的参谋。”山东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主任科员刘伟说。
很快,这套税收指数的价值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4月,有数据显示,全省90%的企业已经开门营业。然而,税收指数反映出的情况却并不这么乐观。
“90%的企业开门营业,并不意味着都能恢复生产,即使恢复生产,也可能销售得并不好……”通过分析税收指数各项具体指标,山东税务部门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很快,尉小宝和同事们写好了题为《规上工业企业复销好中趋缓亟待再加力》的报告。
报告专门提出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如一些未复销企业情况堪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国际油价变动对省内重点行业影响较大等。报告还发现,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库存积压严重、国际人流物流不畅等因素可能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有的企业由于库存急剧攀升,不得不减少生产线生产,以缓解库存带来的资金占用压力;有的出口型企业,由于国外订单取消,出口转内销不畅,企业面临停产风险。
报告上报后,省里开始着手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税务部门也继续通过税收大数据,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助力企业更好复工复产。
从此,税收大数据在省内声名鹊起。去年5月底,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用税收大数据“说话”,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状况。“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一揽子税收减免及精准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山东省市场活力指数自3月份起明显好转,到4月份基本上回升到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个别指标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
目前,山东税务部门初步构建了税收指数体系,建立了每月结束后10日内发布纳税主体活力指数和发展指数、综合指数,每季度申报期结束后5日内发布纳税主体盈利指数的固定工作机制,税收指数的编制明显增强了税收大数据服务大局的指向性和精准性。
“看到我们的税收指数成了发布会上的‘明星’,帮企业解决了诸多难题,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工作也更有干劲了,准备进一步深挖数据‘富矿’,让更多税收大数据‘开口说话’。”尉小宝说。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近年来,税务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平。数据显示,到2020年年底,全国税务机关精准引导产销对接,已累计帮助企业实现成交项目超过400亿元,税收大数据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利器”。
“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表示,税务系统要用好用足税收大数据,尽最大努力为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记者手记
深挖数据“富矿” 释放发展潜力
税收大数据是什么?它是让企业应急周转的“救命钱”,是使产业链上下畅通的“生命线”,还是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的“好参谋”。
据国家税务总局介绍,从量上看,税收大数据涵盖近7000万企业纳税人和数亿自然人纳税人信息。从质上看,税收大数据既涵盖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覆盖各类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基本过程。每类数据均可细化到每位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可以细分成行业、地区、规模等不同维度。深挖税收数据“富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税收数据有价值,其他数据同样如此。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数据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的价值应当被充分重视。
重视数据的价值,发现是基础,利用好更关键。当前,各部门各行业中还有一些好的数据没有被发现,或是利用得不充分。尤其是政府部门,更应主动加强数据挖掘和利用。深挖数据“富矿”,就应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抓住机会激活更多“沉睡”的数据资源。数据的生产渠道可能各不相同,但如果加以分析、整理、应用,很可能就会像税收大数据一样大放异彩。
我们期待,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在未来能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