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中,上证指数从最低点已经上涨了近20%,资源股强势、金融地产股回暖、消费股复苏,乱花迷人眼,谁才值得长期持有,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投资问题很多,答案很少,事实上,只有投资者自己沉下心来寻找答案,投资之路才能走得更远。选择一只股票并不是旁人信口开河的评价,而是靠事实说话,没有人告诉你哪只股票实在是太便宜了,你必须靠自己来判断和操作。
投资应该从何着手?巴菲特办公室的文件柜里摆满了年报,他日复一日地通过阅读寻找有用的信息,思考很多但行动很少,遵从“先让自己思考,再让别人思考”的原则,通过构建一个专注的、不频繁变动的投资组合,像做企业一样思考自己的投资。
在奥马哈的伯克希尔公司总部,行政楼层里最大的房间,不是巴菲特的办公室,而是大厅下面的图书馆,那里排列着一排排的文件柜,里面装的全是企业的故事。这些文件柜里的资料,包含所有重要上市公司过去和现在的年度报告,这些资料巴菲特全都读过。从中,他不仅学到了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哪里能找到利润,还学到了什么样的策略会造成失败和亏损。
投资需要提防“耳语者”。我们赖以投资的信息应该来源于“大道”而非“小道”,连续的财务报表正是巴菲特等杰出投资者“大道”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耳语者的“小道”消息往往让投资者落入别有用心者精心构筑的陷阱。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其财务报表受到分析师、媒体、监管方、投资者等多方使用者的审视,尽管也有造假的概率,但众目睽睽之下连续造假的难度相当高,尤其是被数亿人关注的蓝筹股,财报的可信度相当高。
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通过主动投资押注来积累财富的投资者来说,读懂财报是一门艰苦的必修课。
比如,资本市场经常为一家企业的高增速而沸腾,但缺乏前提条件的高增长可能会让投资者付出高昂代价。
首先,利润增速可能不具备持续性,它或许是通过压低上期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而刻意调节出来的,即所谓的“财务大洗澡”。
其次,利润增速高不意味着每股收益增速高,因为利润增速可能是通过增发股票扩大投资获得的,由于股票基数变大而稀释了每股收益,这样的成长对于股东来说是毁灭价值。
再次,利润增速高不意味着现金流增速高,利润增长可能伴随着应收账款的更高增长,就像财务上常说的一句话“利润是一种态度,现金流才是事实”,有利润却无现金的状况对股东来说都是空欢喜。但企业利润增速可能带来估值的巨大变化,却使得投资者情绪高涨,进而为这一增速付出昂贵代价。
总之,读懂财报和理解每个财务指标所对应的商业意义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刻意练习。在资本市场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没有“又快又容易”的赚钱方式。
“见董秘亏一半,见董事长亏完”是A股流传的一句笑谈,投资者应尽力收集客观数据避免被人误导。
事实上,为了避免受到企业管理层的误导,格雷厄姆甚至建议不要访问或询问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前景的看法,因为格雷厄姆担心这些信息会让人过于倾向未来因素,而不是内在价值因素。格雷厄姆甚至拒绝看CEO的照片,他担心如果他不喜欢某张照片,这可能会影响他对这家公司的分析。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从优质企业开始训练自己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能力。
格雷厄姆的建议虽然有点拗口但极富哲理:“未受过训练的买家最好购买信誉卓越的商品,即便可能要付出较高的价格。无需赘言,此规则对行家里手而言并不适用,因为他会通过检验来判断商品质量,而不仅仅依靠其信誉。如果标的物能满足要求,而且价格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行家甚至会牺牲一定程度的质量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这是两个相对不同的原则,一个适用于未受训练的投资者,另一个适用于分析师。”
“适用于未受训练的投资者的原则是:不管证券的条件如何,都不要把钱投资于不良的企业。”格雷厄姆说,这种选股偏好是因为对初学者而言,其他做法会有更大的风险,而不是因为最受欢迎的证券一定是最安全的。
格雷厄姆还说,长期的经验显示,大部分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绩优企业的证券方面的损失,比为获得较高收益或利润购买不良企业的证券损失更少。
即使杰出的投资者,也往往会将自己聚焦于能见度较高的行业,寻找一眼能定“胖瘦”的企业,以便减少“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就像芒格所说的,擅长“捏软柿子”,“水桶里射鱼”,投资不要“披沙拣金”,而是要弯腰就能捡到金块,关键是拥有几种有用的思维方式。
广泛阅读财报估算企业内在价值,锁定简单易懂透明度高且商业模式优秀的白马股,在众人恐慌价格诱人时买入,一旦估算出内在价值,就不为行情走势的血雨腥风所恐吓,是投资的大道。
A股价投大佬张尧是“巴菲特之道”的成功实践者。他进一步给出了更清晰的标准:投资于以分红的形式五到六年可以回本的公司。巴菲特看重回购,张尧看重分红,实质是相同的,A股相比美股来说,持有一年以上暂时没有红利税。张尧的这一衡量标准包含了低估值、高分红、高现金流、利润可持续(并不需要高增长)、公司能见度高等朴实的价投标准。
2018年A股哀鸿遍野,张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买入陕西煤业的,过往五年多时间里,陕西煤业的分红金额为每股6.75元,已经接近张尧当时买入陕西煤业的成本价格。
事实上,在“一眼知胖瘦”的企业中,投资者并不需要精确算出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就知道自己的投资是理性的,买入定输赢。就像一眼看上去就会判断一个人是否过胖一样,一个五六年就会收回本金的生意实际上是一笔相当有吸引力的生意。
责编:战术恒
校对:苏焕文
百万用户都在看邮箱:bwb@stcn.com